林紹聞知道這話的潛臺詞,也就沒有堅持了,接下來聖人召見了林嫣,詢問林嫣是否有對策。
林嫣告訴聖人,這如今武涼府的情況不知道,李逆軍中也不知情,她沒有對策,她若是到了武涼府,第一件事就整合剩下的廂軍,然後派出斥候,掌握李繼虞的情況,然後打幾個伏擊戰。
聖人詢問林嫣為什麼尋找李繼虞的主力,用玉衡軍打一次會戰,全殲或者大敗李繼虞的軍隊。
林嫣說如今無論是廂軍還是禁軍戰鬥力都堪憂,打會戰的結果是潰敗的可能性比較大。
“聖人,國朝需要是有效殲滅敵人,而不是快速殲滅敵人。如今武涼府新敗,士氣不振,若是匆促決戰,只會大敗。末將到了武涼府,第一就是調動禁軍府軍的騎兵,若是探查到了李逆軍隊動向,就立馬前去幫忙守城。末將在率領大軍前去救援。二末先一步找有利地形,對抗李逆。”
聖人不在多說什麼,說一切聽從林嫣安排,林嫣也讓聖人調集在永安城修養的天樞軍北上,協助他們。
至於益安府的廂軍,林嫣就沒有調動了。
聖人點點頭,同意了林嫣這個命令。
接下來林嫣開始帶著綵鳳軍南下,而曾榮貴他們也在四月初接到命令,北上支援。
在進入武涼府的路上,曾榮貴和鄭教頭討論起來,如今李繼虞真是猖狂,攻佔了四個縣城,如今率兵北上,準備攻打武涼府的首府地寧城。
曾榮貴認為李繼虞他們攻打不下地寧城,地寧城是一個大城,如今還有四萬廂軍駐守。
鄭教頭說未必,如今民心在李繼虞那裡,李繼虞這一路上攻佔縣城都沒有遇到什麼麻煩,很多人都期待李繼虞來開倉放糧,這地寧城雖然是一座大城,但是城中居民所思所想,現在還猜不透。
曾榮貴沒有多說什麼,對著鄭教頭說:“鄭教頭,這就是我們的機會,你看了,這一次我們又會立下不少功勞。”
鄭教頭說這功勞雖然好,但是要立下了要有命領才行,這若是死了,功勞再大也是沒有用的。
“不錯,但是我們也應該想辦法,如何在活著的情況下儘可能的立大功勞。”
曾榮貴認為這當兵不立功勞,那麼還拼死幹嘛。不如退回去,當一個傷兵算了。
四月初七,曾榮貴他們部隊接到了命令,佔理地寧城南邊的天倉鎮,佔據了這裡,就可以掐斷了李繼虞大軍的後路。
當然他們不準先動手,要等玉衡軍和定國公府軍到了之後在一起動手。
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們若是佔領了,也守不住,到時候李繼虞察覺到了虞朝夾擊的機會,就會難逃,到時候就要攻城攻打了。
玉衡將軍的意思很簡單,爭取在地寧城大敗李繼虞的部隊。
這個計劃新上任的天樞將軍無法拒絕,畢竟如今天樞軍只有一萬士卒,其中三千還是這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