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紹聞和陳秋石談論很多,也記下了很多。
在陳秋石到來的三天之後,有一個人來拜訪林紹聞,這個人的名聲倒是不怎麼好,林紹聞本來不願意多理會的,但是這人在拜訪之後,下了請帖,邀請林紹聞前去自己家。
林紹聞只好答應這人,到了這人的家裡,這人介紹了一個人給林紹聞,並且說是這人一直仰慕林紹聞,就是沒有機會,所以才讓自己搭橋引見。
被介紹的人叫做鮑川,字大容,這個人林紹聞到是知道,被譽為襄城四才子,這人的詩集建文公主見到過,稱讚過鮑川這人是真的有才學。
林紹聞於是有了幾分尊敬之心,和鮑川寒暄了幾句,接下來詢問鮑川拜訪自己的目的。
鮑川有一些不好意思,告訴林紹聞,自己這個人雖然有才子之名,但是沒有鑽研時文,而且又沒有家世,所以一直是一個白身。林紹聞詢問鮑川是否要自己替他某一個出身,鮑川說這倒不是,他知道林紹聞的賢明,但是自己才學不足,恐怕會讓林紹聞失望,而且他若是要進身的話,也會前去會賢院。
林紹聞倒是好奇了,自己沒有才學是眾所周知的,鮑川這個才子也不會找自己來彈琴作畫,吟風弄月。這又不是為了當官,那麼林紹聞是真的不知道,這鮑川找自己是為了什麼事情了。
鮑川想了想,才將自己為難說了出來,他喜歡上了一個人。
林紹聞打量了一下鮑川,鮑川的容貌也算不錯,雖然不能說玉樹臨風,但也算清秀,而且又有才名。於是林紹聞詢問鮑川,是不是喜歡的那個女子是大家閨秀,女方家裡人看不起鮑川。
鮑川說不是,這個女子是一個尼姑。
鮑川這話說出口,只覺得全身輕鬆了,接下來將事情給說了出來。
這個尼姑名叫妙玉,原本在定軍侯家裡接受供養,在去年,定軍侯被奪爵,抄家問罪,於是這位妙玉就只能入住在清平庵之中。
在定軍侯家沒有出事之前,這位妙玉就有才名,而且高潔如梅,對定軍侯本人都是不理不睬的。
鮑川曾經看到過妙玉的詩集,於是心中嚮往,只是礙於定軍侯侯門深深,只能將這個心思埋在心裡,但是這定軍侯一家沒落了,妙玉也離開了,於是鮑川就動心了,前去表示自己的求偶之心。
鮑川認為自己是才子,這妙玉也應該聽說過自己,會為自己青眼有加,於是寫了一首詞給妙玉,表示自己的心意。
“碧玉簪冠金縷衣,雪如肌;從今休去說西施,怎如伊。
杏臉桃腮不傅粉,貌相宜;好對眉兒共眼兒,覷人遲。”
這一首《楊柳枝》鮑川也說了出來,他倒是有一些得意,林紹聞雖然不會寫詩詞,但是基本鑑賞能力還是有的,他說鮑川這一首詞,未免有一些過於輕薄了。
鮑川說自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而且自己絕對沒有絲毫不敬。
林紹聞知道事情肯定是不成,於是詢問鮑川,這妙玉怎麼說,妙玉也回了一首《楊柳枝》:
“清淨堂前不捲簾,景悠然;閒花野草漫連天,莫胡言。
獨坐洞房誰是伴,一爐煙;間來窗下理琴絃,小神仙。”
林紹聞聽了這一首詞,對著鮑川說:“這,妙雲的詞倒是不錯,看來才女之名倒是沒有錯。”
鮑川說是,自己見到了這一首詞,又是心喜,又是慚愧,雖然找人說了自己上一首詞是無心之失,還請妙玉見諒,但是妙玉卻沒有任何回覆。
林紹聞聽他說完,告訴鮑川,這件事自己可做不了主了,畢竟自己雖然是官,也不能讓妙玉還俗,嫁給鮑川。
鮑川說自己也沒有這個意思,只是他有一口氣咽不下去,是因為他聽說了妙玉喜歡上了定軍侯的兒子。
這位落魄公子,如今在傅公子門下做事,倒是深受傅公子的喜愛。
林紹聞沒有想到,這件事既然還能牽扯到傅公子,不過仔細想想,若不是和傅公子有關,這鮑川怎麼會來找自己。
於是林紹聞對鮑川說:“是嗎?”
鮑川將自己的對策說了出來,說林紹聞要是對付傅公子的話,可以從這位潘少爺下手,而對付潘少爺的話,可以從妙玉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