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虞書> 第二百四十五章情理兩難毒計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五章情理兩難毒計出 (1 / 2)

李昌吉也沒有什麼辦法,李昌吉雖然也是窮苦出身,但是以讀書為生,可以說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件事李昌吉本來也想找李大牛的,但是想來想去,還只是和林大人說了一下。林大人也只是儘量想辦法,林大人現在心思主要放在了關於大量製造琉璃上面。若是琉璃弄好了,這反季蔬菜就簡單了。

如今恰好李大牛來了,林大人就說了出來。

他聽著,心中想這反季蔬菜可沒有那麼好弄,不是那麼隨便就可以弄出來的,這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經驗。不過他倒是不擔心這個問題,花橋的農民有時間和精力來弄這個,大概一兩代人就可以解決。推廣肯定是難,只能說滿足宮裡的需要。

他說自己也沒有辦法,林大人也沒有在追問什麼。

在回到房間之後,他心中倒是有一些後悔,這一桌豐盛的菜餚,自己因為顧忌林大人,而沒有充分享受,這真是一種浪費了。不過今天總算結束了,這土電話讓自己吃了一頓好的,也算不虧了。

在要休息的時候,婢女送來一件長袍,還有新的鞋襪。他疑惑的看著婢女,婢女輕聲的說:“公子明天要和木公子一起去清丈山,不可能穿著這一身前去吧,這是木公子的好意,還請公子萬勿推辭。

他見婢女這麼說,想起木公子穿著華麗,真是燁然若神人,也不在多拒絕了。

第二天早上,穿上新衣,出了林府,他坐上馬車,木思齊已經坐在裡面了。木思齊看著他,再次開口笑著說;“沒有想到這衣服還是小了,李兄穿著還是有一些緊身。”他說沒事,自己穿著什麼長袍都覺得緊身,已經習慣了。

木思齊不在多說什麼,拍拍手,馬車就開始前進起來。他也從窗外看著這永安城,作為陳朝五京的南都,這個永安城倒是繁華,街上商品琳琅滿目,行人摩肩接踵,這邊有很多南國商人,都是穿金戴銀,顯得十分富貴。

他估計了一下,這永安城大概有接近百萬人,在封建社會的也算是一個大城市了。他詢問了木思齊,這永安城有多大,木思齊一愣,只是說這個永安城有八十一坊(虞朝城市的劃分單位,類似如今的社群。)僅次於京城的一百二十二坊和西京城的一百坊,是大虞朝第三大城市。

他於是好奇的詢問,豐城難道還不如這永安城嗎?木思齊微微一笑,告訴他豐城才只有七十九坊,還不如靈州城。京城第一的原因自然不用說,西京作為了八朝古都,繁華無雙,就算魏朝廢五京,西京也沒有絲毫影響。而永安城因為遠離中原,很少經歷戰亂,自然成了第三,若是像靈州和豐城是兵家必爭之地的話,那就沒有現在的繁華了。

從永安城的德勝門出來之後,向西行進了五十多里,就可以看到那著名的清丈山,這清丈山由五座山組成,這五座山都不算很高,也就三百多丈,算不上高山,只不過在永安平原就只有這孤零零的五座山,於是就成了益安府四大名山之一的清丈山。

才到前山的山腳,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信徒正準備上山,人數和木蘿娘娘過聖誕差不多,這山中供奉的東王公,他在路上聽到木思齊說的時候就想笑,這東王公怎麼也應該是東邊的人來供奉。怎麼跑到西南了。

木思齊也解釋了,第一次來這山裡修習的虛靖真君乃是東南府那邊的人,虛靖真君是受東王公的指示,於是在這裡設教傳道,從虛靖真君之後,清丈山的道士越來越多,在五百年前,成為十二大正道之一。

因為虞朝的道門之亂,所謂性命一脈就剩下了清丈,清丈派的地位就更加高了。他倒是好奇,這個道門之亂是指什麼,他倒是聽周霖鈴提到過幾次,但是周霖鈴總是語焉不詳,不願意詳細說明。

他原本以為木思齊也會說,但是沒有想到木思齊也閉口不談,說自己也不清楚這間事情是什麼,只是知道有五個門派被剿滅了而已,看著木思齊一雙星眸閃爍,他心想木思齊肯定知道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只是因為某些原因而不敢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