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撰官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對著林泉說“那麼林學士,認為國朝諸家取何家為好?”
“一是清遠侯所著,清遠侯貴為勳貴,尚鑽研學術。下官認為他所注,精列百家,綜合古今,比美經山,可稱學海。二是前文泉閣大學士劉歆,劉歆乃是仁皇帝一朝最為著名學者,曾任太子少師,經筵講官,理當入列。”
總撰官聽林泉這麼說,點點頭,恰好有內臣說聖人召見他們,於是兩人帶著書籍,到了三五齋之中。
聖人詢問林泉,這一次獻書的優劣,林泉將這件事說了,最後將自己選的兩家告訴了聖人。
聖人聽了之後,臉上掛著笑容說“陳劉二家的確乃是國朝文宗,對了,那魏白雲沒有注經嗎?”
“啟稟聖人,魏白雲有五經新義一書,在仁皇帝時候,上繳朝廷。”
“此書如何?”
“臣等非聖人之命,不敢觀之。”
聖人對著內臣說“去蘭臺,讓藏書令將這書找來。”
內臣下去之後,聖人對著林泉兩人說“宣父曾經說過,不因人廢言,這魏白雲乃是文皇帝時大儒,就算略有過錯,也不足為懼。若是他書經義可取,自當取之,讓後世知我聖朝寬廣之恩。”
“聖德如天,潤養四方,臣等銘記聖人之恩。”
林泉兩人拍了一下聖人馬屁,接下來又是其他幾位被選了進來,等到五經新義到了之後,由三皇子親自誦讀,然後五位總裁聆聽。三皇子自然也不一一念完,每經抽一章來讀。等五經讀完,聖人點頭說“朕認為此人之注,可入集解,諸位學士如何看?”
“臣等附議。”
聖人都可以說入選了,他們自然不敢反對,最後虞朝選入集解的一共八人,魏朝選了五人,陳朝十三人,宋朝十五人,東西朝二十六人,曹朝三十二人。
聖人看著名單,對他們說“這些大儒繼承道統,弘揚聖學,功在千秋,朕準備讓這些先賢配享孔廟,諸位學士認為如何?”
大臣自然沒有意義,只有林泉開口說“魏白雲以叛逆之身受配享,似有不妥。”
“昔揚雄有白壁之暇,宋帝尚且遵之。朕立魏白雲,乃是尊賢重儒,先帝滅書院,乃是小人之挑撥。先帝晚年,常常懊惱。如今朕自當昭告天下,洗去書院冤屈。”
這一番話自然得到諸位學士的馬屁,聖人見他們再也沒有異議,於是讓他們退下了。
林泉回到府邸,用完晚膳,將今天的事情和袁麗華說了,袁麗華對著林泉說“林大哥,這是一件好事。”
林泉讓丫鬟僕人退下之後,冷笑說“當然是好事了,魏朝以前的,這些人原本就受配享,要不我們也不敢將他們註定下來。至於魏朝,在文帝時候,立配享著是八人,如今有三人被移除了。”
“哪三人?”
林泉將這三人的名字寫了下來,袁麗華對著林泉說“原來是他們三個,他們三人皆是魏室忠臣。”
“他之忠臣,我之仇寇。所以我們不敢選他們三人之注,而且現在國朝定鼎不過百年,就有八人配享,真是文教大興,碩儒輩出呀。”林泉譏諷說著,有兩個人林泉是看不上的,但是其他總裁官選了,他也沒有辦法。
“林大哥,還是少說一些比較好,等到這集解出來,林大哥真是千古留名,儒林傳中,自然有你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