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聞弦知意,說明日恭候大駕了。
翌日,林泉讓人準備好宴會,親自在門口等待。
小司馬也如約來了,他們到了客廳之後,雙方寒暄了一陣子,小司馬對著林泉說“大冢宰,聽聞你書房之中有世面難見的本子,不知道本官是否有幸,能夠參觀一下呢?”
林泉說自然無礙,他們到了書房之中,林泉讓下人先出去,雙方坐下之後,小司馬對著林泉行禮說“大冢宰,今日劉某算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了。”
“劉司馬客氣了,劉司馬有什麼事情儘管說,若是有用得到林某的地方,林某覺不推辭。”
小司馬嘆了一口氣,說他也算是三朝老人,沒有想到自己一時失誤,竟然惹怒了聖人,如今他整日誠惶誠恐,不知道如何能讓聖人消氣。
林泉聽小司馬這麼說,說聖人寬宏大量,如今能讓小司馬到南都來,說明他的氣已經消了,小司馬就不用在記掛在心了。
小司馬搖搖頭,欲言又止,林泉詢問之後,小司馬才開口說“大冢宰呀,你是不明白,聖人若是消氣了,那就應該讓我免官回家才是,如今到了南都,說明聖人還在氣頭上。”
林泉好奇詢問,若是如此,自己又能做些什麼。
小司馬停頓了一下,小聲對著林泉說“林大人,你聖眷正濃,簡在帝心,若是你能為我上書一封,說劉某這些年為國鞠躬盡瘁,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讓聖人放劉某一馬,讓劉某能夠告老還鄉,那麼朝臣聽聞之後,心中喜悅,更加欽佩聖人的恩德。”
林泉聽到這話,看了看小司馬,心想這人到底是有心的,還是無心的,自己這樣一封奏疏上去,那麼自己不止官位難保,還可能下牢。
林泉想到了密詔裡面提到的事情,和小司馬說這件事不用著急,如今聖人正在氣頭上,自己上奏也沒有用,不如過一段時間,聖人的氣消了之後,在上奏也不遲。
小司馬聽聞之後,雖然有些失望,但卻開口說好,林泉說的是正理云云。
宴會結束之後,小司馬就告辭了,姜星楚聽聞之後,召見了林泉,詢問林泉如今準備怎麼做。林泉對著姜星楚說“姜姨,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等著吧,過不了多久,善惡就有報了。”
姜星楚點點頭,對著林泉說“泉兒,書院的血海深仇,你沒有忘記就好。”
林泉說自己怎麼會忘記,那些冤魂還在天上看著自己的,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讓他們瞑目。
二月十七,百日到了,林泉親自站在主位,陳夫人攙扶著陳菁菁,陳菁菁等人從西廊走到主位,林泉你看著這個孩子左邊豎著一個小辮子,不由一笑,接過這個孩子,對著四周的僕人說“如今這個孩子學名紹聞,小名瑞福。”
這些僕人默默記了下來,這學名是他們要避諱的,而且三年之內,他們不能將學名告訴外人。
這個規矩是古禮,虞朝以前就早就不用的,但是虞朝貴族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禮制,於是就沿襲下來。
若是外人,也只能叫瑞福,等到三年之後,才可以叫做紹聞。
林紹聞見到林泉,只是樂呵呵的笑著,林泉開始按照禮制,對著林紹聞說“紹聞,為父只有八個字送你。喜讀詩書,親近正人。願你日後,謹守八字,光耀門庭。”林泉說完,用筆寫在宣紙上面寫了這八個字,然後裝入香囊之中,讓林紹聞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