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到了海寧城,海寧城計程車紳還是熱切接待這位告老還鄉的侯爺,他們想法和朝中的不同,他們認為林泉這麼年輕,聖人不過是礙於朝臣彈劾,才不得已讓林泉請辭,日後等到風頭過了,林泉還會重新回到京城。
而且他們也不敢得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認為林泉一定有自己的門生弟子在朝廷之中,那些門生對付不了朝臣,對付他們這些士紳還是沒有問題。
當天晚上,知縣讓林泉上座,林泉說自己沒有官職在身,按照規矩,知縣上座。
知縣連說不敢,說林泉德高望重,是肱股之臣,如今雖然免職,那不過乾之初九。四周的鄉紳也拍著馬屁,林泉推辭不過,坐在上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知縣對著林泉說“林侯爺,不知道如今你回到這裡,準備做些什麼?”
“實不相瞞,我準備修學講書,宣父當日周遊之後,也是著書講學,小生不敏,只能效仿先師所謂。”
眾人又是一頓馬屁,他們都說,自古大儒,進能經世濟平,退能著書立說。如今林泉三不朽已經立德,立功,就只等立言了。
林泉被他們吹捧的不好意思,然後告訴他們,自己準備在繼賢書院舊址上修辦學校,只是自己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開始。
在場基本上都是識趣的人,林泉這麼說,一個士紳說“這些事情,就不用林學士你操心了,林學士你的操心乃是國家大計,修建書院的事情,你放心交給我們就是了。”
林泉說了有勞有勞,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到了四月初,陳菁菁苦笑地告訴林泉“夫君,唉,八面山真是慘慘。”
“怎麼了?”
“八面山死了數千武林人士,益安府,祥雲府,武涼府,賢賀府,四府高手為之一空。”
林泉詢問陳菁菁,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陳菁菁說,二月初,靈鷲宮的人就到了八面山,關家的人早就聯絡好唐家的人。
雖然關唐兩家關係不是很好,但是靈鷲宮終究是外人,唐家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一個外來的門派,在益安府耍威風。
但是唐家失算了,和靈鷲宮到來的,還有四聖司的人,這是朝廷的旨意,於是關家只好將這件事,打掉了牙齒往肚子裡面咽。
關家也不是那麼輕易認輸的,很快關斌從靈鷲宮一個年輕弟子那裡打聽到了,八面山原來有一張藏寶圖,這寶藏是當初翻天王劫掠的。
這翻天王在梁州府作亂,而梁州府從陳朝開始,就是富饒之地,那裡是中原和西戎各國交易的市場,傳聞中,西戎的商人有數不盡的珠寶金銀。
翻天王當年有多富有,誰也說不準,但是能肯定的就是,這寶藏,一定不菲。會讓擁有他的人,富可敵國。
關斌知道自己吃不下這寶藏,於是秘密聯絡唐家,唐家自然心動了,沒有人會面臨財帛不動心。
唐家的人更多,口更雜,從唐家開始,這個秘密就不成了秘密,附近武林人士自然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餓狼一樣,蜂擁而來。
他家作為東道主,見到這個情況,直接聯絡益安府武林同道,成為護寶大會,嚴禁外面的人得去。
益安府俠客見唐家願意出頭,自然樂意分一杯羹。
於是唐家等人將上八面山的山路一堵,然後前去找天海。
天海最開始很硬氣,說著八面山是朝廷賞賜給他的,他們若是想要趕自己走,就是違背了聖人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