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行啊!這種新式紡車是我們最有價值的東西,萬一小木匠把圖紙,或者是製作紡車的方法流傳了出去,就會被別人仿製出來,尤其是一旦被宋家仿製出來,我們就完了!”
楊敏憂心忡忡的說道。
“嗯,你說得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到了,也已經叮囑小木匠了,讓他嚴格保密,絕對不能把圖紙和製作技術流傳出去。”
“光是叮囑可不夠,沒有約束力啊!萬一他流傳了出去,你能怎麼辦呢?”
“那你有什麼建議嗎?”
“咱們自己做紡車,行嗎?”
“自己做?”
林旭笑了:“你會做木工嗎?別的不說,單說這個紡輪,你能做出來嗎?就算是你能做出來,那麼你覺得製成一架紡車需要多少時間?咱們既然準備幹一番事業了,自然不能小打小鬧,起碼也得弄個幾百架紡車吧?要是咱們自己動手的話,光是製作這些紡車就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哪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幹其他的事啊!”
楊敏剛才只是腦子一熱,才說出了自己做紡車的話,聽了林旭的分析之後,立馬意識到這根本就不現實,尷尬的吐了吐舌頭。
“你剛才說,要做幾百架紡車?”
“幾百架還只是第一期計劃,既然做了,當然就要做大,要不然還不如不做呢。”
林旭十分霸氣的說道!
“厲害!”
楊敏心悅誠服的稱讚了一句,林旭的雄心讓她對未來更加充滿了希望!
“可是,我們要做這麼多紡車的話,光是小木匠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啊!”
“沒錯,他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所以我的計劃是,把紡車的各個部件拆開,找一些木匠分開來做,每個木匠只做其中一兩個部件,送過來之後,咱們自己統一組裝。這樣一來,既解決了效率的問題,也不用擔心製作紡車的技術洩露出去。”
林旭把自己的方案說了出來,其實這就是仿照的前世的流水線模式,各司其職,分工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