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逸陽來說,就算他能湊夠錢、給藤訊投一個B輪,也不是長久之計。
因為,藤訊現在想要快速發展,下一輪融資之後,融到的錢肯定會加速投入,估計要不了多久,很快就會再融一輪資。
那樣的話,自己累死也追不上這個節奏。
再說,不光是藤訊要融下一輪,可能過不了多久,阿里也要融下一輪。
馬老闆那邊.asxs.本來就比馬總高,萬一那邊一開口又是幾千萬,自己砸鍋賣鐵也供不上啊!
還是儘早讓藤訊能自給自足最穩妥!
一念至此,許逸陽內心激動不已,只想著明天一早就跟佟方權聯絡。
正好明天是週五,還是工作日。
這個時候的許逸陽,已經把陳雪松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看來,人只有在閒著的時候,才會想那些有的沒的,一旦忙起來,就什麼都顧不上了。
……
翌日,清晨的報紙用了兩個版面,介紹今年的中海市年度十大傑出青年入選人。
十個人裡,許逸陽排在第一位。
而他,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參加工作的在校生、唯一一個外地人,他的藍印戶口還沒有下來。
年度十大傑出青年選外地人的情況很少,畢竟是本地評選,基本上還是從本市戶籍的人裡選擇。
而且,能拿到粘度十大傑出青年的外地人,其實也基本上都拿到本地戶口了。
不過遇到特殊情況,也會放寬這個政策,甚至還出現過外籍人士獲得本市十大傑出青年的案例。
這次十大傑出青年剩餘的九個,都是年輕的企業老總、頂尖的科研人員、權威的教育工作者、優秀的人民法官、傑出的全國勞模以及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等等。
十個人,平均年齡33.6歲,最小的許逸陽十八週歲,最大的一位三十九週歲。
看起來好像大多數人都跟青年無關,但是按照規定,只要沒到四十歲,都可以評為傑出青年。
這個新聞一出,整個中海外沸騰了。
尤其是校領導,簡直開心的不得了。
中海外每年都申報本校優秀教授、導師,但是基本上都評選不上,因為每年的十大傑出青年,一個行業一般只選擇一個優秀代表,中海外的師資力量以及學校實力,在中海的排名在前五開外,所以這樣的好事自然輪不到。
但是,誰能想到,導師教授沒評上,學生倒是先評上了一個!
這簡直太給學校長臉了!
與此同時,全市的市民對這個結果倒是並不驚訝,因為以許逸陽之前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們覺得給他一個十大傑出青年是理所當然,沒什麼好驚訝的,不給才驚訝。
許逸陽沒把它當回事,但是剛吃完飯就被校領導叫去了行政樓,然後就是一通誇讚褒獎,誇他給學校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