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許逸陽看來,這種場所的老闆,多數都缺乏對生命的敬畏,甚至可以說是草菅人命也不為過。
這樣的經營場所,一定要堅決取締,才是對生命的負責。
許逸陽不知道,因為他這一番話,讓他成了全國黑網咖老闆的眼中釘、肉中刺。
不過,現場一位央視駐中海的記者,對他的這番話格外感興趣,他覺得許逸陽的價值觀極正,不但適合拿來做消防意識宣傳的典型,還很適合當做青少年正面典型來進行推廣宣傳。
隨後的流程,基本上與電視裡看到的類似場景如出一轍。
先是領導們授予七人寫著“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八個大字的綬帶,然後是寫著他們各自名字的見義勇為證書。
到了獎金環節,稍微有些繁瑣,因為好幾個單位各自都給了獎勵。
市局一人給了五千、民政部門一人給了五千,消防部門一人給了五千,然後團委也一人給了五千。
許逸陽一口氣拿了四個信封,內心有些哭笑不得,領導們這是隨份子呢,都提前商量好了。
來之前,大家其實就合計過獎金髮了該怎麼用。
許逸陽的想法是捐出去,因為如果從這件事裡拿錢,性質多少就有些變了。
大家也都同意。
畢竟網咖和網站廣告的收入很樂觀,大家也都不在意萬兒八千的獎金。
不過倒是沒想到獎金給了這麼多。
每人兩萬,這就是十四萬。
許逸陽是不在意把自己的兩萬捐出去,但他還是想跟大家交換一下意見,兩萬畢竟不是小數目,如果有人並不想捐,自己不好擅自做主。
在領完獎金之後,記者便提出想要對七人進行採訪,許逸陽把大家叫到一個角落,諮詢了一下大家的意圖,問問大家是否願意捐掉獎金。
其他六個人都不假思索的點頭同意。
只有沈樂樂問了一句:“我們把錢捐給誰?是捐給傷者,還是捐給民政或者慈善部門?”
許逸陽想了想,說:“不捐給別人,我們自己發起一個公益專案吧!”
“什麼專案?”大家紛紛好奇詢問。
許逸陽把自己的想法大概跟眾人說了一下。
六人一聽,頓時激動贊成。
這中間,中海衛視的記者盧笛找到許逸陽,再次表示希望他能夠接受電視臺的專訪,而且是那種在演播室裡、與主持人面對面的專訪欄目。
許逸陽還是婉拒了。
他覺得現在的事態都已經有些失控,專訪之類的採訪最好還是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