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許逸陽便開始抱著自己新買的膝上型電腦,做課件PPT。
之前他就已經在寒假的時候,帶過初中高三個班八節課,手裡已經有了紙質的課件,所以只要把這些課件內容做到PPT裡,設計好排版、佈局等呈現方式就可以用來教新招生的學生。
至於上過寒假班繼續上的第一期老學員,自己再針對他們的進度,繼續往後做第九到第十六節課的課件,因為課程是每週一節,所以自己只要每週給一個級別的班級做一節課的課件出來,就能跟上進度。
比如,週日老學員開課之前,把初級、中級、高階班的第九節課的課件做出來,然後在下個週日之前,把第十節課的課件做出來。
許逸陽對課件是非常重視的,做課件也是結合上輩子的經驗,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
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如果想把一個培訓機構做大做強,一套高水準的課件,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課件,對培訓機構,甚至對學校來說,都是競爭力的核心所在。
一些著名的高中,每一個科目都設有課題組,由最資深的老師做課題組的組長,帶著所有的同科目老師共同編寫一套課件,然後在校內統一使用,確保老師的水平、經驗即便有差距,但課件是一樣的,這樣也能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
這樣的課件如果放在學校內部,就是學校的制勝法寶,如果拿出來出版,就是暢銷全國的教輔教材。
當年海淀、黃崗的課輔教材之所以火遍全國,是因為那套教材,也是他們老師的課件,老師的實力擺在那裡,做出來的課件水準自然也不低,不但學生愛買,其他學校老師都喜歡買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新東方做起來之後,教材的編寫、出版、銷售,也成了一個很大的收入來源,他們的教材,同樣也是從老師的課件裡演變出來的。
由此可見,課件到底有多麼重要。
而且,課件這個東西,某種程度上來說,基本是一勞永逸。
就比如教高中英語,人教的教材每年變化不大、多數時候只是微調,所以只要有針對性的,根據人教的教材制定出一套課件,整個培訓機構的老師都可以拿來用,一用就是好幾年。
許逸陽現在教的不是學科英語,而是英語口語,所以只要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編寫一套自己的課件,就可以一直用下去。
哪怕自己將來去上大學了,佳陽教育還想繼續運作,自己也可以聘請老師,來按照自己的課件繼續給學生教課。
雖然一個人帶二十幾個班,聽起來好像天方夜譚,但只要課件做得好,就是同樣的東西不停地跟不同的人重複,實際並不難。
……
許逸陽在家埋頭做課件的時候,林天怡剛關了愛樂培訓的卷閘門,結束了第一天的營業。
因為在報紙上打了廣告,她一天就招了八十三名學生,學費收入8300塊。
在她看來,這已經是夢幻般的開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