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那個傷感的聽雨人發來一句告白。
“小雪,這幾天我發現咱們倆還挺聊得來的,咱倆就連網名都很般配,要不,你做我的女朋友吧?”
馬化藤一陣頭大。
他發現了一個規律,每當自己冒充女性跟一個男網友聊個兩三天之後,對方一定會跟自己表白,讓自己做他的“女朋友”。
這些男性網友,難道就這麼缺愛嗎?
不過,從資料來看,應該確實是這樣。
現階段的OICQ註冊使用者已經有了幾十萬,後臺顯示,使用者中男性佔70%,是絕對的大頭。
每天的日活使用者大概一萬人左右,男性佔78%!
同時線上最高的時候大概三千人,男性佔75%!
而這些男性使用者,上線之後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找女網友聊天。
這樣一來,女網友就捉襟見肘。
畢竟女性與男性的比例是1:3,也就是說,一個女網友,至少要跟三個男網友聊,才能讓男網友不至於找不到人聊天。
有些男性使用者找女網友找不到,很快就放棄了這款產品,再也不登入了,這讓馬化藤非常鬱悶。
無奈之下,他只能發動大家,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偽裝成女性使用者陪聊,不求別的,只求不讓使用者很快流失。
這就是創業的苦澀之處。
而且,這還只是無數苦澀之一。
更大的苦澀,是沒錢。
因為沒錢,現在的OICQ,在技術層面上,就像是一輛超載的破爛公交車。
車太破,所以拉不了太多人,也裝不了太多貨,而且經常會處於超載狀態,幾乎到了極限,再超一點就要歇菜。
目前,OICQ的伺服器,最大的負載能力,就是6000人同時線上。
超過6000人,伺服器承載能力就要涼涼。
而且,這6000人同時線上,聊天聊的不那麼密集還好,如果聊天的資訊太密集,伺服器頻寬就不夠了。
伺服器一旦承載不動,或者頻寬佔滿,所有使用者都會受到影響。
比如資訊延遲、卡頓、甚至無法收發資訊,嚴重的時候,甚至不少使用者會被擠掉線。
這些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使用者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