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創業時代> 第十一章 養育之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養育之恩 (1 / 2)

聽許逸陽說自己是營州一中的學生,蔡局長,以及周圍其他人都被驚的目瞪口呆。

誰也沒想到,一個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竟然能到了跟老外談笑自若的地步。

這也太神了吧?

蔡局長感嘆道:“真沒想到,一中的英語老師一個比一個慫,學生倒是厲害得很!”

說罷,他又好奇的問許逸陽:“小許,你的英語水平為什麼這麼好?”

許逸陽忙說:“除了在學校正常學習之外,還透過看電影、電視、聽音樂以及看英文讀物學了一些,也算是日積月累吧。”

“好啊!”蔡局長讚歎一聲,轉身對那女記者說:“小陳記者,這位許逸陽同學的優異表現,你們一定要好好報道報道,要讓咱們營州的學生、家長看看,英語的學習不能只顧著應付考試,更得能聽會說、得能用到實處,能直接用英語與人交流,這才是學英語的根本目的!”

一旁年輕的女記者急忙點了點頭,說:“蔡局長您放心,我們回去一定好好宣傳報道。”

就營州電視臺新聞節目平時的新聞質量,今天這事兒,已經是優質素材、能放到主要內容裡了。

蔡局長又對許逸陽說:“小許,你幫我問問勞特先生,他爺爺跟咱們營州,到底有什麼淵源?你說一個德國老頭兒,大老遠非要把骨灰撒進黃河裡,我怎麼覺得有點瘮得慌呢……”

許逸陽點點頭,立刻翻譯成英語,詢問托馬斯·勞特。

托馬斯·勞特看著奔騰的黃河,感慨不已的說道:“其實我祖父就是在華夏出生的,他是1914年生在清島。”

許逸陽驚訝的問:“當時清島應該還是德國的殖民地吧?”

“對。”托馬斯·勞特點點頭,怕許逸陽以及其他人對這段歷史比較敏感,便急忙解釋說:“不過我的曾祖父和我的曾祖母都不是軍人,我曾祖父是德國一家企業派到清島的工作人員,我曾祖母當時剛跟他結婚,所以就一起過來了。”

說著,托馬斯·勞特又繼續解釋:“1914年RB對德國宣戰、佔領了清島之後,因為留在清島不安全,我曾祖父工作的企業便要求他們儘快返回德國,但當時清島的海路已經被RB人封鎖,他們只能選擇從陸路前往津市,再從津市乘船回國。”

“但是,我的祖父當時剛剛出生,只有幾個月大,沒辦法跟著他們一路奔波,於是他們在路過營州的時候,就暫時把他寄養在了當地百姓的家裡,打算等局勢穩定之後,再來把他接回去。”

說到這兒,托馬斯·勞特感嘆一聲,道:“可是,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乘坐的輪船,在回德國的途中遭遇海難,於是我的祖父就一直在這裡生活了十二年,十二年之後,我的祖父才被他的祖父找到,然後把他帶回了德國。”

許逸陽一邊認真聽著,一邊把托馬斯·勞特的話翻譯給周圍的人。

大家這才明白,為什麼一個德國老人,會在營州長大,並且對黃河有這麼深的感情。

原來老人出生後的十二年時間裡,一直都生活在營州。

這時候,托馬斯·勞特走到黃河邊上,小心的開啟了裝著骨灰的罐子、將骨灰緩慢撒入黃河。

做完這些,他鬆了口氣,說:“我祖父一直很感激營州人民養育了他,所以很希望能為營州的教育事業盡一份力,也算是回報當年營州對他的恩情。”

蔡局長聽完許逸陽的翻譯,認真說道:“感謝老人對營州的這份掛念,也感謝老人對營州教育事業的慷慨支援!”

托馬斯·勞特誠摯的說:“不不,真正要感謝的,是營州人民對我祖父的養育之恩!”

說完,托馬斯·勞特又道:“蔡先生,我們抽個時間,仔細聊一聊捐款的事情吧。”

蔡局長急忙說道:“這樣,咱們先回教育局吃個午飯,下午我們再坐下來聊捐款的事情,你看如何?”

許逸陽翻譯過後,托馬斯·勞特便道:“謝謝你的好意,不過吃飯就不必了,我太太一路奔波有些勞累,我想去賓館休息一會,下午再到教育局跟諸位詳談。”

蔡局長聽完許逸陽的翻譯,急忙問:“兩位現在住在哪家賓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