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再讓劉徹派一些醫工來夜郎,直接就駐紮在這裡給人治病療傷,當地人差不多就把大漢皇帝當成是神明來供養了。
張遠把自己腦海中的思路全部都寫在了紙上,然後劃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過程,然後又新增了一些具備神話色彩的東西。
比如天上出現跟人頭差不多的雲彩時,就可以讓在夜郎的漢人忽悠夜郎人,那是大漢皇帝的頭像啥的。
又或者河流突然乾涸,河中央出現一塊石頭,上面刻著劉徹的名字。
張遠最後總結了七八條出來,寫完之後自己又看了一遍,只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是個神棍了。
感覺如果按照上面寫的東西嚴格去做的話,應該可以達到想象中的結果,張遠便將這張滿是秘密的紙張封存了起來。
劉徹之前在玉堂殿說是可以讓別人送去,但張遠沒那個膽子讓別人送,也不想讓一條無辜的生命就此喪生。
至於那些方案的實施者,張遠隨便一想就知道最後是誰去辦,無論哪個朝代都有著一批只為皇帝服務行走在黑暗之中的人。
在大漢這一批人便是繡衣使者,不管誰都知道繡衣使者的存在,但是有人敢在明面上提這群人麼?
就連田蚡在外人面前都不敢說出繡衣使者這四個字,桌子底下的黑暗就讓他一直存在下去,因為好歹還有一張桌子限制了黑暗的範圍。
要是真的把桌子掀開了,誰知道是光明最後毀滅了黑暗,還是黑暗到最後吞噬掉了光明?
沒有人敢承擔這個風險,包括劉徹自己本人。
翌日一早,張遠便帶著這份造神計劃又回到了建章宮,順便還參加了一次朝會。
劉徹都有些驚愕,他完全沒有想到也就是一天的時間,張遠就把計劃給做好了。
張遠來參加朝會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衛青還特地關係問了幾句,不過張遠只是說要來長安採買些東西,又很久沒參加過朝會了,跑過來刷刷成就感。
為什麼不告訴衛青來幹什麼,很簡單,張遠想著自己可以活久一些。
但是朝會結束,張遠直接跟著一位黃門侍郎去了玉堂殿,衛青就知道張遠有事情瞞著他,不過肯定牽扯到了劉徹,瞞著他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太僕你可知道太學令與陛下在密謀些什麼?”
已經是中大夫的主父偃見張遠消失在視線中,便趕緊跟上了衛青詢問道。
“慎言,此處是什麼地方,豈敢妄議陛下?”
衛青跟主父偃的關係還算是可以,這才出聲警告,換做是旁人衛青估計連搭理都不會搭理,死的最快的就是那些管不好自己嘴巴的人。
“下官一時情急,還望太僕見諒。”
主父偃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緊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