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匈奴內部發生的權力變更,張遠肯定是沒有辦法在這個時候知道的。
甚至不知道伊稚斜當了大單于之後對大漢的態度是什麼,是直接選擇撤退避戰,還是繼續在漁陽郡跟漢軍死磕下去。
不過當了匈奴大單于的伊稚斜,第一次將匈奴本部下的所有王還有將領都召集到了他的大單于帳之內。
甚至褚達都得以進入到王帳之中。
“諸位,這個冬天我們迎來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王兄病死,最心痛的是我。
但是現在我們不應該悲痛,頹當城周圍沒有草場,冬天一過,我們的族人到底是回到狼居胥山放牧還是繼續在這裡戰鬥,我都需要你們給出意見。”
能夠進入到大帳之中的人最次也是個大當戶。
也就是匈奴人所稱的二十四長,這二十四個人控制著所有的匈奴大軍。
左右骨都侯是匈奴內部的智者,也是輔助匈奴大單于處理匈奴內部事宜的官員。
所以現在單于帳之內,加上褚達還有伊稚斜也就二十六個人。
韓王信的後代雖然控制著鬼奴,可他們的駐地並不在頹當城,鬼奴經常在大漢跟匈奴這邊來回反叛,因此伊稚斜也不是很相信他們。
“大單于,我覺得我們應該回到狼居胥山。
現在渾邪王已經不聽我們的控制了,老單于擔心的事情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我們只有回到狼居胥上,休養生息,等到明年龍城大會,祭祀天地先祖鬼神的時候強行召渾邪王來龍城。
他若是來了,您在扣留他手下的大軍,他若是不來,就證明他真的是要反出我們匈奴了。”
說話的是右骨都侯。
大帳之中他的資歷最老,他輔佐的大單于加上伊稚斜已經是第三代了。
他也是老上單于的表弟,呼衍一族的族長。
匈奴本部除了大單于一脈以外,最尊貴的三個姓氏就是呼衍氏、蘭氏還有須卜氏。
匈奴之中的官職大都由這些姓氏的匈奴人擔任,並且都是世襲制。
其餘的匈奴人即便是勇猛善戰也當不上匈奴的貴族。
一個沒有上升通道的民族,終究是會出問題的。
“右骨都侯說的在理,還有其他人有別的意見麼?”
“大單于,我們應該為老單于報仇。
如果不是衛青張遠韓安國這些人,老單于也不會病死在頹當城。
這些漢人甚至還羞辱我們匈奴的太子於單。”
二十四個人裡面總有一些愣頭青,說話的是軍臣的兒子,只不過年紀不大而且母親不是匈奴的大闕氏,這才沒能夠跟伊稚斜競爭。
他現在坐在這裡,完全是因為伊稚斜想要安撫軍臣的死忠,才讓這個愣頭青接替自己做了左賢王。
另外這也是伊稚斜沒有子嗣的原因,不過伊稚斜把軍臣的那些闕氏都照盤接收了,生個兒子只是時間問題。
“你冷靜一些,我們都想為老單于報仇,可是必須要等一個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