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齊王自殺導致齊國被除對陛下對大漢都是好事,可這件事情卻在諸侯王之中引起了震動。
諸侯王人人自危,欲要給陛下施加壓力,天下諸侯已經心有不滿,陛下怎能給他們聯合的機會。
主父偃濫用職權逼殺齊王是事實,陛下又可以藉此平息諸侯王們的怒火,懲治一個有罪之人,難道會讓陛下不忍心麼。
殺掉主父偃,給全天下一個交代,陛下再順勢而為,拿下淮南王劉安還有衡山王劉賜。
如此一來不僅匈奴的威脅還有國內的不穩定因素,都不會再成為陛下操心的事情。”
主父偃看了這封文書好幾遍,還是折的好好地,塞進了一個信封裡,讓家裡面的侍者送交給御史大夫府,再送到劉徹的手上。
這種文書,御史大夫張歐根本不會截住的。
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天下午,公孫弘的文書就送到了劉徹的案頭。
不管怎麼說,公孫弘都是公卿之一,他的文書是要被特殊對待的。
這些官員送上來的文書會先呈給劉徹,然後再看那些官職低的。
不過劉徹為了加強自己對大漢的控制,看這些文書,時常就是一看就是一整天,連吃飯睡覺都忘了。
張遠有時候都納悶,這麼拼的劉徹,是怎麼活到那麼大的年齡的。
論勤奮,劉徹絕對能在這幾百位皇帝當中脫穎而出。
劉徹看完公孫弘的文書之後,心中的天平立刻就向著一端傾斜。
主父偃的生命重於算是走到了頭。
劉徹下定決心,要賜主父偃一死。
兔死狗烹,人走茶涼,這種事情當皇帝的就要冷血。
下定決心之後,劉徹立馬開始寫賜死主父偃的詔書,他也擔心自己見到主父偃之後會有猶豫。
不過公孫弘說的都是對的,他殺了主父偃就是給了那些諸侯王面子。
到時候他再對一些人動手,如果還有諸侯王露頭,那就別怪自己不客氣。
對於主父偃,劉徹雖然有可惜,但也就只有一絲。
早先劉徹跟汲黯有過一番對話。
汲黯勸說劉徹不要殺有才之人,他覺得劉徹一方面廣招人才,另一方面濫殺人才。
這樣下去,天下的人才會被殺光的。
人才被殺光了,你劉徹就沒有人來治理天下。
結果劉徹笑了。
他說汲黯鹹吃蘿蔔淡操心,劉徹覺得天下人才多得很,殺都殺不完,只要有發現人才的眼睛,又為什麼要擔心沒有人才用。
就是因為這番對話,張遠知道自己在劉徹心裡面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