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滿員?”
“真的!”
“那我現在去丞相府調檔案來看一看?”
“新安侯說笑了,不過是一件小事,就用不著勞煩您大駕。
您看這全天下又不是隻有下官那一處地方可以塞人,您說是不是。”
張遠看著公孫弘越老越是一肚子壞水心裡面就不舒服。
這老傢伙表面上和藹可親,心裡面卻是個睚眥必報的主,心眼小的很。
“既然這樣我也懶得說什麼了,現在就入宮向陛下說清楚,把董子從江都國調回長安來。
眼看著丞相跟御史大夫日漸老邁,董子才是接替的不二人選。”
張遠知道公孫弘睚眥必報,也知道自己這麼一說,將來自己要是落難了,公孫弘絕對是第一個跟劉徹說要把自己殺了的人。
可張遠還是這麼說了。
公孫弘把董仲舒視作自己的一生之敵。
主要有兩條理由。
一是董仲舒認為公孫弘品行不端,公孫弘能忍?
二來就是公孫弘的學問不如董仲舒,眼下張遠的一句董子更是激怒了公孫弘。
“新安侯這是在逼老夫啊。”
“逼你?誰當初答應的我?又是誰給誰舉薦到左內史的位置上來。
飲水莫忘源,左內史想來是把當初的事情忘了一乾二淨。
現如今你要利用除掉主父偃的事情拉攏其他大臣,我不攔你。
可你也別給我使袢子,明白麼。
看你年老,不想與你一般見識,你可曾知道李廣人現在何處?
我在夫羊句山狹掙的軍功可還沒有換成實打實的好處,這時候你非要堵在我前面?
大漢的萬戶侯如今只有平陽侯一家,可馬上就會有長平侯還有新安侯。
你一個公卿,當真是想明白以一己之力對抗我們三家麼?
哦對,我家夫人還是文終侯之後,儒家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我們可以不參與儒生之間的爭鬥,可也不介意去支援一下董仲舒。
另外不是還有《穀梁春秋》夏侯家那些人麼,他們可是正在四處尋找為官的道路。”
張遠把話說得十分直白,但實際上公孫弘真的不是想跟張遠作對。
那樣真的犯不著。
他純粹是不想給孔安國鋪路而已,太學出來的學子將來都是孔安國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