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就立於兌換錢幣的櫃檯之後。
這裡擺放了一個較大的天秤以及一堆的砝碼。
砝碼在漢朝的時候叫做權,權力也就相當於是平衡,權力若是失控天平就會徹底的傾倒另外一側。
然後就是兩大木箱的五銖錢以及一箱馬蹄金。
沒啥可說的,就兩個字。
有錢!
自打湧進來的人越來越多,認出張遠的人也是有的。
敢進來看熱鬧的要麼是店裡的常客,要麼地位也不會太低。
孫姓青年發現了多了櫃檯之後就往張遠這裡走過來。
他的同伴應當是認出了張遠,拉住了他然後低語了幾句。
孫姓青年當即臉色就變幻了幾回。
自古以來位高權重者基本上是要跟商賈拉開的。
大漢的勳貴雖然很多人都有生意,但都是讓家臣去操持。
每一家都養有商賈身份的人掌管生意。
就跟後世一些二代三代一樣,他們家裡面那點工資怎麼可能讓他們家裡面的人揮霍消費。
不都在各個私企國企裡面佔據有股份,但是人卻不露面,每年領的分紅就夠他們揮霍了。
這樣一來,當官的有了自己的合法收入,也能夠抑制一下貪汙的現象。
像張遠這樣一幅老闆做派就站在櫃檯內笑盈盈的看著店裡客人,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也是極少數的存在。
“諸位,平陽公主將手下的產業交給本侯打理。
本侯這人清心寡慾平易近人,所以將店鋪名更名為清平坊。
做的還是文人生意,不過現在也摻雜了銅臭味,此處櫃檯便是兌換錢幣之用。
兌換比例便在櫃檯前的木板上,諸位還請看一看,另外店鋪內的紙張價格是以往的二十分之一。
至於店鋪後面站著誰,諸位也知道,本侯說了自己清心寡慾那便不會胡說,往後本侯在店裡所得紅利皆會拿出來回饋諸位貴客。”
之前張遠跟老趙說的兌換比例已經讓人寫在了木板上。
張遠略微介紹了一下,就不再說話了。
進店的人對兌換錢幣顯然沒有什麼興趣可言,他們的心思全都在紙張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