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又會願意看到自己這一方的利益受損呢。
“百分之八十太低了。
本侯是帶著誠意來的。
既然無鹽家主沒有誠意,本侯也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裡了。
甜點甚是美味,無鹽家主別忘了把做這甜點的庖廚送到新安侯府。”
比橫,張遠還怕一個放高利貸的?
無鹽朗自以為張遠缺了他不行,但張遠眼下卻不吃這麼一套。
“侯爺,長安內史地界放子錢的可只有我們一家。
其餘做生意的可也繞不過我們無鹽氏!”
“你是在威脅本侯?”
“小人怎麼敢威脅侯爺。”
“滿長安沒有第二家放子錢的,那本侯就不能放了不成?”
“侯爺!”
張遠自打無鹽朗說出百分之八十那個比例後就已經打定主意自己去放子錢了。
就跟無鹽朗說的一樣,整個內史地界只有他一家子錢家。
張遠是不怕無鹽氏的,無鹽氏收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息。
張遠的目的是推廣五銖錢,他完全可以只收千分之五為最低損耗的保證。
無鹽氏敢麼?他要是收千分之五連皇家的分紅都付不起。
這個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息一定是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後得出來的比例,讓參與的人都能夠賺錢。
張遠則沒有這個擔憂,到了這份上劉徹不至於為了這麼一點硬插手到張遠的生意上面來。
再說紙張還有煤石的生意給皇家帶來的收益肯定是要比無鹽氏的分紅高的。
“怎麼了?”
“侯爺您的身份只怕不適合做這種生意。”
“本侯可沒說過自己要親自下場。”
無鹽朗頓時感覺到一陣天昏地暗,他都忘了勳貴們是怎麼操作的。
張遠完全可以派出去一堆商賈去給他放子錢,而且店鋪都不用再去租賃。
賣紙張的店鋪遍佈內史地界,在其他郡城也都開設有店鋪。
“侯爺打算抽取多少利錢?與民爭利可不是一件好事。”
這句話就是儒家抨擊桑弘羊最常見的一句話,就一個與民爭利被罵了一千多年,桑弘羊也是夠倒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