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漢鋼鐵直男> 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幣驅逐劣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六章 良幣驅逐劣幣 (2 / 6)

大漢的稅收便有極大的可能性足以應對龐大的戰爭支出。

當大漢的財政不再是負數能夠達到收支平衡甚至還能夠有盈餘讓劉徹揮霍一下,很有可能就不會出現後來的摧毀商業的情況出現。

張遠是不喜歡資本的,但是卻不是不喜歡商業。

一個國家的蓬勃發展,其經濟活動必然是健康的。

市場有它自己的規則,國家可以是公信力的體現,但是當國家下場與商賈掰手腕,那麼便是不健康的現象。

國家可以調控,但是不能親自下場。

若是真的這麼做了便是降維打擊的行為。

調控是為了市場上不出現壟斷企業,一旦某個行業或是眾多行業被一家企業壟斷,那麼受害的必將是消費者也就是普通老百姓。

資本家與國家都有可能獲利亦或是受到損害,但無論哪一方受到損害,最後都會轉嫁給普通人。

所以平穩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想著返利給普通人,說出去相信的人那基本上腦殼有問題。

普通人不虧就已經是大賺,想著透過某個資本家亦或是國家把生活過好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

張遠深諳這一點,這才沒有避諱的想要選擇無鹽氏推廣五銖錢。

翌日一早,張遠從卓文君的懷抱中醒來,沒有去清平坊看生意如何。

不用去猜都知道長安周邊的人知道紙張降價,必然蜂擁而至。

二十分之一的價格足以讓茂陵邑長陵邑那些富人心動,而且他們也不需要自己親自來長安城。

他們只需要派出自己家裡的僕人過來就好了。

只是販賣紙張,沒有人去兌換錢幣的話,那張遠也不需要去看著。

於是張遠交待了老趙幾聲後,就一個人打算去無鹽氏在長安城的府邸。

北闕甲第自然是勳貴們聚集的地方。

但是在東市的東邊才是長安城的平民居所所在。

東市之所以被叫做東市並不因為它位居在長安城的東方,而是因為它在西市的東邊而已。

無鹽氏即便是在全國商賈還有勳貴都以為漢景帝不會贏的時候投資了他,但是仍然沒有取得較高的爵位。

漢景帝這人在這一點上面也敞亮的很,錢沒少給無鹽氏一分,心裡面即便是有感激也沒有壞了規矩讓一介商賈躋身於勳貴之列。

張遠還沒有來過長安城的東北角。

在路上詢問了一下路人,得知無鹽氏的府邸是此處佔地最廣的建築物,張遠很輕易就找到了。

作為子錢家,為了彰顯實力,無鹽氏的門楣一看上去就是那種金碧堂皇的樣子。

至於無鹽氏在各地放貸的商鋪其實有一個最大的用處沒有被髮掘出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