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城的名字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座接受敵人投降的城池。
若是沒有這個特定的條件在,想要讓劉徹在塞外建城難度非常高。
畢竟無險可守,事實證明而後受降城建立起來後,也經歷過了數次易手。
這一座城池的建立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但是張遠卻必須要這麼做,系統任務總得完成。
難道老天憑空給張遠來一堆投降的匈奴人,想想都不太可能。
“遠兄你想在河南地建城?”
衛青對於塞外的認知還停留在現在,並沒覺得張遠說的有什麼問題。
“我說的是在陰山以北建城,作為大漢對匈奴戰爭的橋頭堡而存在。”
張遠說完後,衛青直接就搖了下頭。
“此舉不行,匈奴人南下從無定律,即便我們佔據了陰山他們也可以從雁門南下,可以從漁陽南下。
既然如此,我們只需要派少量的兵力堵住陰山的缺口,然後把兵力集中在東方邊郡抵禦匈奴人南下。”
就跟衛青說的一模一樣,要真的能把樓煩王跟白羊王一舉解決掉了,那麼河套地區跟河南地就收歸到了大漢的囊中。
往後這裡基本上就不會有戰事,例如高闕,這裡要是修建一座要塞,只需要一萬兵力就能夠阻擋數萬乃至十萬匈奴南下。
匈奴人又不是傻子,他們向來都不去啃難啃的骨頭,雁門以東都是一馬平川,而且漢人數量也多,適合劫掠。
河南地就算被大漢奪回去了,匈奴人也不會心疼這一塊有一半是沙漠的地方。
而且匈奴人對於邊界的敏感度非常的低,他們只會覺得有草場的地方才是他們的地方。
“前將軍、太學令,大行令在外等候。”
就在張遠準備繼續勸說衛青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聲音。
“讓大行令進來。”
衛青高聲喊道。
沒一會兒,褚達就走了進來。
“阿遠,前將軍。”
“褚兄你可算來了。”
張遠知道褚達來了就打算建城的事情以後再說。
車到山前必有路,不急於這一時。
“阿遠你派人給我的信我都收到了,這次來可是為了那些特殊的符號?”
“不是,只是跟褚兄你敲定一下使臣團隊行進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