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遠不敢這麼搞,這次儒生造反那是沒有得到上層人物的支援,如若背後有一個董仲舒這樣的大人物推波助瀾,劉徹是相信張遠還是相信董仲舒?
這一次張遠是走運,幕後指使者一直不露面,劉徹別無選擇。
要不然劉徹總不能自降身份跑去找那些鬧事的儒生們解決問題。
就跟上次任務完成後的心態基本上是一樣的,張遠沒有關注獎勵,要是明擺著把獎勵什麼給弄出來,還能夠空出腦子去想一想怎麼利用獎勵做些事情。
可是現在是隨機獎勵。
一切不確定的事情都等於是意外。
雖然獎勵總歸是好的那種意外,不過卻能能夠打破現有的節奏。
第一屆學子們有這麼多人獲得了職位,成功進入到大漢的吏治系統當中,張遠其實一點力氣都沒有付出。
心裡面簡單猜測了下,就知道這是公孫弘在背後運作。
不然上面沒人,任你才高八斗沒人舉薦那也只能明珠蒙塵。
太學這邊跟公孫弘對接的是吾丘壽王,可以說這件事情的進度,張遠心裡面一點筆數都沒有。
要不是系統任務完成提醒了一下,張遠幾乎都要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說實話張遠忘了的事情很多,夜郎那邊的事情就給忘了,不過那件事情與他無關,藍田山那邊張遠也許久沒有回去,主要還是因為現在大家都在看著自己,不想為家人帶去麻煩。
還有心裡面一直期待著的一個人物,未來的博望侯。
張遠原本一直惦記著得到他的訊息,可是慢慢的卻開始遺忘掉了這個人。
公孫弘大力培植自己的勢力這件事情倒是提醒了張遠,教學之事停滯了下來,但是可以從別的方面下手。
發展副業顯然成為了太學的出路之一。
無法培養大量的人才,但是也可以往高精尖方面去啊。
巴蜀出了一個司馬相如外面對巴蜀的印象立馬就發生了極大的改觀,說巴蜀文風之盛已不差齊魯之地。
但是張遠心裡面是一清二楚,真要對比人才,巴蜀加起來比不上齊魯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