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誰都知道公孫敖與衛青交好,張遠更是跟衛青結拜為兄弟。
張遠要是皇帝,肯定會派一個衛青看不順眼,或者看衛青不舒服的人出任這個軍司馬。
“青弟,你說陛下派公孫敖出任軍司馬,是為何意?”
衛青笑了笑,對張遠說道。
“我還以為遠兄會先說說李健的事情,沒曾想到遠兄會問公孫敖。”
張遠把絹帛放回衛青的案桌上,有些不解的說道。
“李健近乎有九成的可能不能出任軍司馬,他這件事情自然沒什麼可提的。
反而卻是這公孫敖,他與你我的關係都不錯,陛下這樣一來就不怕我們三人徹底把持期門軍嗎?”
衛青笑著搖了搖頭。
“若是普通的軍隊,那些士卒一輩子都可能見不到皇帝一次,將軍就是他們見過最厲害的人。
這樣的軍隊自然可能會與陛下離心離德。
但是期門軍長期待在陛下週圍,想要見到天顏不是很難,對你我也就沒了什麼敬畏。
我們想要忽悠他們反叛,比登天還要難上許多。
陛下自然不會擔心我們三個徹底掌控期門軍,反倒是希望三個主導能夠同心同德,不會在決策上出現衝突。
現在想想還是我們人太少了,力量太小,才會讓陛下如此做。”
張遠點點頭,理解了衛青說的這番話。
帝王之術原來不只是制衡,還有其他方面。
現在看起來當個皇帝可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青弟你提了李健幾次,難不成這裡面還有其他的含義在?”
衛青哈哈一笑,他沒想到張遠到現在還看不清其中的用意。
“遠兄,你忘了這一招可是你當初用的。”
張遠更糊塗了,努力在腦海中搜尋著。
“遠兄你忘了上一次你在玉堂殿中,直接跟陛下說你要辭官,然後陛下只是準了你半年的假。
事後你跟我講,說是一開始提出個讓對方不能接受的結果。
然後對方就比較能夠接受第二個看起來比較過分的結果。
因為看起來比較過分要比不能接受好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