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說了許多的話,讓王恢越來越心驚,之前他只是擔心漢軍會落敗,卻從未想過計劃沒有成功自己是個什麼下場。
“那你有什麼好的主意可以引誘匈奴人上單?
你若是真的沒有什麼主意,想來也不會來此與老夫說這些話。”
說真的,張遠還真的沒有什麼主意,他又不瞭解匈奴人,而且到現在一個匈奴人都沒有見過。
在史書看到的匈奴人,也只是漢家史官自己的印象,而非真正的匈奴人。
“此次計劃只能讓大行主導,下官只能在旁稍微輔佐一番。
等大行將完整的計劃全都羅列出來之後,可否給下官一觀,下官或許可以補足其中的一些疏漏。
比如下官剛剛想到的,大行您與聶壹一定沒想過漢家百姓的事情。
以往匈奴入侵,我漢家百姓都是一片慌亂,想要逃跑的景象。
可是當三十萬大軍佈置在馬邑之後,我們的百姓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戰事即將來臨,自己就會趨吉避禍。
如此一來,匈奴人見到一路上連個漢家百姓都沒有,豈不是會心生疑竇?
還有馬邑城外一直到長城,烽燧甚多,萬一有軍官投降匈奴,或是被匈奴人抓去了,逼問一番全部都交代了怎麼辦?
這些方方面面的細節,大行都要考慮到,有一句話叫做細節決定成敗,還有一句話叫做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王恢扶了一下額頭,之前張遠說的確實他都沒想到,自己的疏忽確實有許多。
“老夫雖然沒聽過這兩句話,但是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衛烽燧計程車卒軍官可以換成大漢死忠,換成陛下的死士。
但是百姓能有什麼好的辦法嗎?要知道我們要是強行阻攔百姓不讓他們離開那片區域,可能會引起更壞的結果。
三十萬大軍的動靜,也不可能隱藏得住,畢竟我們是埋伏的一方,肯定是要提前抵達做好準備。”
想到這個時代沒有演戲,百姓們也不可能跟大漢官府配合,因為這幾乎是必死之局。
百姓都是人,誰會去白白送死啊。
或許有人有,但是匈奴人要看到的是一群百姓逃跑的畫面,驚慌失措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