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要是能夠做好了,那以後張府上下所有的人都不用出門了,吃的自己家有田有雞跟豬,穿的婦人們又能養蠶繅絲,一個獨立的生活圈子就這樣完整了。
“桑蠶種需要一筆錢,這錢還得您出。”
老趙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都是抖的,下面的人找主人家要錢這是件破天荒的事情,而且張遠每月都給足了他們月俸,自從劉徹釋出新制半兩錢以來,張遠怕家裡面的人金銀不好花銷,還貼心的都給他們換成了銅錢,雖然他們這群人一致沒有接受。
“要多少錢直接找小清去拿。”
將西瓜還有砂糖賣給皇家,張遠賺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養蠶能要幾個錢,要是桑蠶種是個天價的話,蜀地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家養蠶繅絲。
聽到是要錢的事情,最不開心的就是小清,這些年來她把自己磨鍊成為了一個好賬房,但是這摳摳搜搜的毛病也是越來越嚴重了。
褚達來跟張府結錢的時候,才是一整年裡面小清最開心的日子,那一天的快樂要比張遠做一道新菜給她吃還要強烈一些。
“老趙,這錢可得省著點花。”
小清難得大方一回,從自己的小箱子裡面拿出了五塊金餅子扔給了老趙,要養蠶的話就不能一家一戶的去養,得讓熊大他家的女人帶動整個張府的婦人們都去從事這一勞動,形成規模才能夠獲得可觀的收益。
“老趙你回去跟孫大娘說一聲,張府內所有的婦人都歸她管了,參與養蠶繅絲的婦人家裡的月俸翻上一倍。”
孫大娘是熊大的媳婦,孫二孃則是熊二的媳婦,孫家村裡面的人大都姓孫,平日這樣稱呼才能分的清誰是誰,不然的話叫孫婆,這府裡面得有七八個姓孫的婆娘。
“小人知道了。”
張遠的大方讓老趙十分的高興,等下他出去見到那些婦人的時候,便可以拍著胸脯告訴她們,這都是他老趙在張遠面前為她們爭取來的,這種長臉的時候可不多見。
張府要養蠶了,褚達對這件事情的反應並沒有之前遇到張遠要種大豆粟米時那麼的強烈。
農桑之事本就包含種桑養蠶,劉徹來了也不好說什麼,難不成說上林苑的桑樹都是皇家的,不準張府養蠶?
糧食、絲綢這一類的產物放在大漢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嫌多的,更別說張府產出的絲綢裡面有三十分之一要交到少府監繳稅,張府能夠生產的東西越多這些少府監內的官員就越滿意。
蜀中的婦人養蠶繅絲都是一把好手,孫大娘統籌指揮,其餘的蜀中婦人手把手教別的婦人,很快便讓養蠶的棚子變得井井有條,她們不是白乾活,因為自己能夠讓家裡面的收入提高一倍,任憑誰都充滿了幹勁兒。
男人務農建造房屋,女人們養雞養豬養蠶,張府在這一刻形成了陰陽平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