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楊承澤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忽然間聽得洞外好似山崩地裂般一聲轟響,洞頂嘩啦啦一陣亂石飛落。
“哎呀不好,難道這個山洞要塌!”楊承澤大吃一驚趕緊往外逃。
可是等他驚慌逃至洞口時,一瞧壞了,整個洞道已經坍塌,被亂石堵了個結結實實。
他想把那些石頭搬開,可是大大小小的石塊擠得死死的想搬動談何容易。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挖動多少,於是被堵在了山洞裡面……
好在他的膽子還算大,洞中也儲備有一些松油燈盞和火柴。另外幸運的是,他包裡還有早上備好的食物和水,好歹將就著在洞裡熬了一夜。
等一覺醒來有了精神,楊承澤開始另尋出口。
他學著故事裡聽來的方法,點燃幾盞松油燈擺放在洞中不同位置,藉此觀察氣流方向。
可是所有的燈火都很平靜,似乎洞中鋼板沒有供空氣流通的出口。
“沒道理呀,一般的溶洞肯定有多個出口的!”
他只好一步步向山洞深處探索,山洞深處分了幾條岔洞,他研究了半天決定沿著人工痕跡較明顯一條前行。
走了一段,山洞開始呈向下走勢,越行越深,越行越窄,最後被一堵石門擋住了。
“哦?”楊承澤伸手拍拍石門,石門很厚重的樣子,可是又不像天然形成。他用力推了推,紋絲不動。
恰巧在旁邊的石壁上有一個挖進去的小洞,看上去並沒什麼特別之處,倒像是一個擱放油燈的燈臺。
於是他順手把燈盞放了進去,擼擼袖子準備再度去推石門,不料他還沒搭上手石門竟然自己“咯吱吱”滑動開了,裡面現出一個寬敞的大洞室來。
“嘿,燈臺原來是個機關!”楊承澤興奮不已,取出燈盞進入洞室。
不料他剛進去,洞門又“咯吱吱”關閉了。
楊承澤心頭一驚,趕緊在洞室牆壁上尋找看有無同樣的機關。可是到處尋了個遍,也沒有發現類似的燈臺。
“壞了,大意失荊州!”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取走松油燈。
可是後悔已晚,他只有壯著膽子轉回身來屏息觀察眼前這個更加陌生的環境。
這個洞室要比外洞存放古籍的洞室大多了!目測差不多有近二百平方米麵積,洞頂也足有十幾米高。只不過這裡絲毫沒有溶洞浸蝕的自然面貌,到處是人工修造的痕跡。
地面雖然有些東倒西歪破碎的叫不出名字和用途的器具,卻是由石板鋪就而成非常平整。
洞壁也似是經過了特殊處理,十分光滑。
洞頂與那個盛放古書的小洞室一樣仍舊是個圓形的穹頂。
不同的是這個穹頂上竟然高高低低掛滿了各種顏色的石球,仔佃看彷彿是模擬日月星辰的太空景象。
另外,這裡的空氣溼度和溫度顯然比外洞高了許多,大冬天楊承澤竟然被悶出一身汗來。
“這裡好熱,難道是上面這些石球的原因?”
楊承澤伸手跳跳,可是那些石球太高,他根本夠不到。
“呵,真是神奇!這裡顯然是個地宮,亦或是一個天文實驗室!可是,又會是誰在這裡建造了這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