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福運娘子山裡漢> 第745章 最後裁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5章 最後裁決 (2 / 3)

自從內閣被架空後,張相便告了“病”,一直在家休養。

這下可好,萬德帝已經幾個月不上朝了,如今連他這個主心骨也倒了……雖說張相在朝時也沒有偏幫過大寶什麼。

不過似這種老狐狸,除非被逼到別無選擇,否則在皇權之爭中,明哲保身才是上策。著急忙慌把賭注壓在某一人身上,並非明智之舉。

但季妧總懷疑,張相看似中立的立場背後,是否另有什麼隱情。

或許他心中曾經有過人選,甚或者那個人選就是大寶,但局勢終究迫的他選了作壁上觀。

關於張相是不是自己這方的人,滕秀似乎也不知情。

“其實張相在朝也於事無補,內閣已經……季姑娘知不知道何謂票擬何謂批紅?”

這個季妧還真知道。

明宣宗時期,明宣宗為了壓制內閣的權勢,專門設定了“票擬”、“批紅”制度。

全國各地的奏章先送達內閣,一般性事物都由內閣處理,比較重大的事務則先由內閣拿出處理意見,寫在小紙條貼於奏章上作為參考,交予皇帝審批,這就是俗稱的“票擬”。

各部公文奏議交司禮監分類後,會揀選重要的呈送皇帝。皇帝或親批,或由秉筆太監口述大要,然後皇帝口訣該處理意見是否可以執行,秉筆太監再代為用硃筆“批紅”。

最後發還內閣與各部,依據批紅撰寫正式詔書執行。

然而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都懶於政事,連“口訣”都略過了,“批紅”的權力直接落到了太監手裡,這說明太監的權力已經凌駕於大臣的權力之上。

但是出現這一情況的前提是——皇帝懶散。

否則皇帝大可以收回稽核的權利。

比如嘉靖皇帝。他把太監都當成了奴才,於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掌印太監什麼的都不敢胡作非為。

所以說,擬票批紅是好是壞,具體還要看統治者如何。

在皇帝勤勉或有效的監督下,秉筆太監確實能夠按照皇帝的意思進行批紅。但若遇到昏聵和懶惰的皇帝,批紅失去了有效的監督,就為太監亂政提供了機會。

萬德帝初登基時,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皇權繼承者,一心勵精圖治,擴充疆土,沒想到連連失利,以致於硝煙四起、民不聊生。

不過三年,萬德帝就覺得索然無味,最後留下被他幾番親征挑起的邊患,一頭扎進後宮生孩子去了。

後來又被大臣們的指責弄的心灰意懶,直接從勤政變成了怠政,致使朝政日漸廢弛,全國各地的奏摺堆疊成山。

大臣上疏的上疏,死諫的死諫,最後還是張相在宮門口長跪了一天一夜,萬德帝才肯露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