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對範毅的第一印象絕對是嚴肅、穩重,但自從他認識徐子陵以來,在徐子陵的面前,這兩個詞就和他毫不相干了。
只要是徐子陵和他說什麼事情,能夠讓他不失態的實在太少,而且一件比一件更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RQ180,在外界來說,連它的機翼有多長都沒人知道,可為什麼到了他手上,就能輕輕鬆鬆的“俘虜”一架呢?
“我馬上派人過去,把它弄回來!”
確定這是真的,範毅馬上下了決定!
“等等……”徐子陵馬上說道,“我有個主意,您要不聽聽?”
“什麼主意?你說!”不說飛機是徐子陵弄到的,就是在平時,範毅對他也是挺客氣的,有主意,他當然得聽一聽。
“不知道上次的‘全球鷹’研究得什麼樣了?”徐子陵並沒有說他有什麼主意,反而是問起了在範毅聽來,覺得毫不相干的一個問題。
“有些進展了。”範毅一時想不通這其中有什麼聯絡,但他知道徐子陵肯定有他的用意的,微微遲疑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
“哦!聽您這口氣,看來進展很慢了!那您有沒有想過,這都半年多了吧,全球鷹才有這樣一個研究進度,那再加一架RQ180,又要到什麼時候才有成果?何況還有‘影龍’偵查機,想必上面也有人在研究,能忙得過來?”
偵察機的交付,徐子陵能想象到上面肯定有研究小組針對它進行逆向研究,和RQ180比,“影龍”佔有絕對優勢,更不說前面還有一架完整的全球鷹,在他看來,搞技術,千萬不能好高騖遠,專心於一個大方向,或者一個機型就好了,三架無人機,涉及的技術千千萬萬,其中又有太多相同的,要是分為三個專案組去針對他們展開研究,那是不是太浪費了?
從RQ180開始,他就沒想要把這東西交給上面,而是另有打算,為了讓自己的主意得到範毅的認同,他不惜拿“影龍”這樣尷尬的問題來說事。
軍工廠生產的東西,上面卻組織人手來進行破解和逆向研究,從某些原因來說,這是正常的,這樣的事情範毅明白,徐子陵也明白,但卻不好拿到明面上來講,徐子陵突然捅破了這層窗戶紙,讓範毅也不禁老臉一紅,但更多的卻是在意徐子陵所說這個的原因。
“有些東西,並不是多就是好的。”徐子陵這時候可不會理會範毅的尷尬,而是繼續說著,“講實話,現在我們國家,能夠把全球鷹給研究透了,就是了不起的功勞,至於RQ180和影龍,還不是能夠吃下的東西……”
不是徐子陵看不起那些專家們,而是國家的底子實在太薄了,航空領域真正大力發展不過才短短的三十多年,再加上技術封鎖,使得國內在這方面基礎薄弱,現在一下子弄到了最先進的東西,想要破解必定是很吃力,更別說同時開展幾個這樣的逆向研究工程了,畢竟國內頂尖的航空技術專家,就只有那麼一些,都把精力放到這事情上,實在是不划算的,而且以“影龍”和RQ180的一些技術來說,完全算是“全球鷹”技術的升級版,國內想要研究透這些,三五十年還不一定能夠成功。
但假如先從簡易的入手,從而再從上面開發出新的技術來呢?
三款機型裡面,技術上面可以說“全球鷹”是最簡單,但它卻是世人所知,當今主流最先進的無人機,雖然隱身能力和飛行速度等方面不及“影龍”和RQ180,但不可否認,它的優秀是眾所皆知的。
把它作為研究物件,相對簡單,完全掌握的可能性要大,時間也要短,三兩年內把它研究透了,然後就可以大力從這個基礎上發展更先進的技術,這樣完全可能比起掌握其它兩款機型要快得多了,而且以此追上世界上的領先技術的可能性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