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陵看著手中的槍,打了個電話給楊凱明:“趕緊來試槍了。外靶場見。”也不管他要說什麼就掛了電話。隨意收拾了一下,出了工作室,開了自己的車,直奔特戰大隊的靶場去。
忙碌中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看了看手錶,都8月20號了,離開學的時間也很快了。昏天暗地的忙碌一個多月,王建在省城玩了半個月的樣子就回去了,那時候徐子陵正忙,也就沒去送他。新材料的實驗比徐子陵心目中要稍微難一點,在實驗室忙碌了十天才實驗出正確的生產工藝。
新槍其中大部分的零件比起老槍都作了一定的調整,所以也沒有成型老零件再來修改,而是重新造了模具,用新材料一次注射成型新零件,恰好在特戰師的兵工廠裡有一個模具小組,在徐子陵的新材料還沒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準備好了模具,只等材料一來就可以生產零件了。
新材料的生產工藝不是很複雜,但對裝置要求稍微高一點,徐子陵用實驗室的小型裝置花了兩天的時間才生產出了三十來公斤。當材料出來,也沒有休息一天就馬不停蹄的進入了造槍的程式。等零件成型,不定的修改,除錯,再修改,再除錯,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達到了徐子陵理想的效果。
期間,楊凱明在李老的幫忙下,把徐子陵的錄取通知書送到了徐子陵的手裡,政審和體檢也去幫他辦好了,王建也如願以償的被星城大學給錄取了。偶爾給家裡打個電話,忙碌中倒也很充實。中間有個小插曲就是,楊凱明幫忙把徐子陵的錄取通知書直接從學校拿了出來,而沒有寄送到徐子陵就讀的高中,白天的徐子陵每天都在實驗室,手機根本就用不上,一直都是關機的,所以學校也聯絡不上他,只好聯絡了張蘭,才從她那裡知道徐子陵的通知書被徐子陵直接截走了。聽王建說,學校的老師已經把他批判的不行了,原想,學校出了一個全國狀元,是可以宣傳學校名氣的大好時機,可沒想到徐子陵一考完就全無音訊,後來一想,張蘭是學校的老師,錄取通知書送達的地方是寫的學校的地址,錄取通知書到了總要來拿吧,卻沒想到徐子陵直接從國科大拿走了錄取通知書。
徐子陵聽後也沒在意高中學校裡面的老師怎麼想,反正是老媽的同事,有老媽去說明,自己也就不要去太在意了。
在特戰師的一個多月裡面,徐子陵來特戰大隊也很多次了,輕車熟路的停好車,來到室內靶場,走到槍械庫,“老王,給我領點東西。”
每次來特戰大隊都要來槍械庫來領東西,很多東西其實兵工廠也準備好了,但徐子陵也懶得拿來拿去的,所以每次都在這邊的槍械庫來領,來的次數多了,槍械庫的老王也就認識了這個大隊長特意交代可以無限領器械的小夥子,老王從視窗低了低頭看了看,“子陵啊,你今天又來了,領些什麼東西啊?”
“給我一千發5.8毫米子彈,還有你這裡有些什麼瞄準鏡,每種給我一個。哦,對了,九五的每種彈夾,彈鼓給我一個。”
“東西有點多,你等一下,今天又試槍啊?”
徐子陵每次來領的東西多了,老王也知道了一些,只是不知道徐子陵是在試自己完全改過的槍,還以為他只是隨便小改的槍。
“嗯,今天算了差不多了,以後可能就不要一次性領這麼多東西了……”
“小徐……”後面有個人在喊徐子陵。
徐子陵回頭一看,原來是朱海。敬了一個禮,“朱隊長,你怎麼來了?找我?”
朱海回了一個禮,“你身份不一樣,就不要一見到我就敬禮了。”走近了一步,稍微小聲的在徐子陵前面說,“楊師長,凱明,成子還有幾個領導也到了,就在外面靶場等你,我看到你的車,估計你來這裡領東西了。”
“那行,我東西就領好了,馬上就可以過去了。”
等老王把東西準備好,朱海看著東西有點多,就叫個兩個人幫忙拿著東西。來到室外靶場,除了認識的楊海生,楊凱明,陳志軍,李成之外還有兩個個肩上大校軍銜的人不認識。徐子陵敬禮之後,楊海生介紹了一下,原來這兩個就是特戰師的政委、副師長。
徐子陵改槍的事情,不僅是楊海生支援,也是特戰師支援的,所以這次作為最後一次除錯,幾個高層領導都來了。
槍最後的定型,大家都知道了,現在關心的是最後的效能怎麼樣,徐子陵也不多說,叫了楊凱明幫忙裝一下彈夾,就開始了試槍。
經過多次的除錯,近距離試槍已經沒有了含義,所以這次從一百五十米開始,打了一個彈夾,為了能實驗槍的穿透性,這次的靶特意用的是鋼靶。徐子陵用望遠鏡看了看靶,隨意瞄了一眼望遠鏡中清晰可見的彈點,就開始了三百米的靶,作為最後一次試槍,徐子陵打鋼靶都是採用的點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