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兩個人原本都是顯隆帝最為忠實的班底,但是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叛出之後改為投靠在太子李顯坤的麾下。
這在相當程度上使得原本搖搖欲墜的東宮穩住了局勢。
顯隆帝對此自然是恨得牙癢的,但是他也確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因為如果他這個時候拼命的打壓東宮的話,其實並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一旦沒有了預想中的效果。
那麼接下來所面臨的局面其實還是相當的不利的。
顯隆帝別看是皇帝,但是其實也並不能完全的隨心所欲的行事。
他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其實也是要有思考的,也是要有顧慮的。
很多時候如果沒有任何顧慮的盲目行事,面臨的危險會使得他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境地。
天子不利於危險的境地,這是顯隆帝總結出來的一條鐵律,是絕對不能夠去違背的。
在顯隆帝看來他也完全沒有必要去違背這樣的規律。
必須要能夠支稜起來,必須要能夠合理的站起來。
但是決不能盲目的出手。
因為身為皇帝一旦盲目的出手,一旦被臣子們識破,那麼他接下來的一系列的操作都會顯得沒有任何的威懾力。
所以顯隆帝必須要展現出絕對強勢的一面,但是同時又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性。
要想維持好兩者之間的平衡其實還是要做出很多的。
這真的並不容易。
但是顯隆帝必須要這麼去做。
因為他這麼去做並不只是為了穩固皇位,也是為了鉗制重臣。
身為皇帝,鉗制重臣的慾望是深深的刻入他們骨子裡的。
那是一種必須要做的事情。
如果顯隆帝不去這麼做,反而是被重臣反制的話,那他其實會覺得相當的痛苦。
顯隆帝是不可能接受這一點的。
所以對他來說,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保持太子總體可控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去削弱太子黨的實力。
這必須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太過用力,要不然的話反應太過激烈,就會讓人明顯的察覺到阻力。
一旦阻力過大的話,那即便是顯隆帝有的時候也會顯得有些束手無策。
畢竟皇帝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是萬能的。
很多時候皇帝也要面臨相當多複雜的局面。
這個時候皇帝就要做出一定的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