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剛好到了整篇詩歌的詩尾,最強音。
曹修言站在一旁,靜靜地聽完最後一聲。
嗯……最後的氣息頂得還不夠,再高一些就好了。
曹修言心底給出評價。
當然,他能聽出問題,不代表他能做到他評價的高度。
有時候知道問題在哪裡,和能把問題處理好,是兩碼事。
可能……他處理起來,和陸梓溪水準也差不多。
不過他聲線比較低,聲音比陸梓溪更渾厚,在處理最後一句話“相信未來,熱愛生命”的時候,肯定和陸梓溪的處理方式不一樣。
“梓溪,整篇下來很不錯,進步已經很明顯了。但是你的最後一句,爆發力還不夠。前面鋪墊了那麼多,等的就是這一句。一定要把這一句昇華上去。你的情緒,你的感情,你的聲音,全部都要在這一句中爆發出來……修言,你先做下訓練。等下換你。”
殷喬簡單對陸梓溪的朗誦進行了點評,又讓曹修言去做發聲練習。
這段時間,曹修言和陸梓溪除了要進行演講技巧和演講稿寫作訓練外,還要進行發聲訓練。
其實和聲樂練習差不多,都是訓練呼吸、肺活量、口齒清晰度等。繞口令、深呼吸、憋氣,都是訓練的方式。
殷喬教過他們一個訓練的小段子:
“出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拿著竹竿去打棗。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四個棗……”
一口氣一直數下去,不能吃字不能換氣,語速還要均勻。
既能鍛鍊吐字,又能鍛鍊肺活量。
殷喬的標準是能數到35個,如果沒經過訓練的,數到二十多個已經是很厲害了。
曹修言現在能數到37個,已經達到了殷喬的要求,但是據他所知,殷喬是能數到四五十個的……
那邊陸梓溪還在朗誦著,這邊曹修言做著活舌操,各忙各的。
活舌操,是為了讓口齒更清晰,不是……
為阿姨們準備的。
陸梓溪的訓練結束後,又輪到了曹修言。
一般都是這樣的順序,一個人訓練,一個人模擬,然後把稿子中的字眼摳出來反覆斟酌,也是重音和停頓訓練。
演講要想講好,重音技巧和停頓技巧也是有講究的,每個人說話的方式不同,有些人說話一聽就很舒服,有些人一說話就想削他腦皮,細節就體現在兩點上。
節奏感。
很快九點五十,樓下門衛秦大爺來催著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