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58年開始,就有了災害的苗頭。
只是大傢伙都還沉浸在人民公社帶領的大邁步中,熱火朝天的忙碌遮掩了陰暗處的問題。
剛過完年那會兒,整個四九城都號召除四害,除了糧站和供銷社外,其他地方抓老鼠可不容易,所以大部分都是朝著麻雀使勁兒。
生態平衡就這麼破壞殆盡。
這還是隻是一個首都,全國各地這種類似的情況不要太多。
乾旱頻頻加糧食減產,預兆已經相當的明顯。
魏平安翻看著報紙,從內容宣講的喜悅氛圍中,感受到了一絲膨脹和浮誇。
“這糧食,能存的話,就多存一點。看這些報到,北旱南澇,可不是好年景。”
中午吃飯時,魏平安跟三個徒弟叮囑了幾句。
張寶強跟安陽嘻嘻哈哈,丁立軍卻很在意。
他家壓力最大,這方面也更敏感。
下午下班,剛進四合院,就看到閻解成和於莉小兩口從倒座房那邊走回來。
想來搬離老閻家過獨立小日子的日期,不遠了。
院裡各家都在忙碌,在做飯,在訓孩子,在家長裡短,只有魏平安,推著車回到自己院。
院裡楊師傅帶著幾個人在幹活,小二層已經封了頂,昨天到了大塊的鋼化玻璃,下午安裝了,這會兒正有幾個婦人拎著水桶用麻布在擦拭。
中午飯魏平安提供了兩回,就換成了楊師傅的愛人。
楊師傅是個木工手藝人,兒子接了班,他退休在家又跟著雷老五的裝修隊多賺一份錢。
人是個老實的,手藝也好,屋裡的窗欞、傢俱、沙發包括樓梯,都是他一手包辦。
魏平安每天中午往回跑也費盡,索性提供食材,又給了楊師傅愛人5塊錢,把這事給“承包”了下來。
皆大歡喜。
“師傅們,休息休息吧。”
掏出紅雙喜香菸,散了一圈。
魏平安這個主家不吝嗇,提供的二合面分量很足,每天都能見到葷腥。
這可是過去幹活時沒有遇到過的。
不僅這樣,隔三差五還能蹭到香菸。
這就幸福了。
這年頭人們也老實,你對我好,我就加倍回報你。
所以,在起二樓的擋頭,院裡也被這些人給拾掇了一番。
原本拆卸下來堆在窗臺下的木柱青磚,一部分搭在東牆,把耳房和新房子直接做了個小棚子。
剩下的在門口拼了個方形,像是個門廳,又像個涼亭,還用水泥砌了斜坡,方便魏平安推車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