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哪怕年齡比陳石大幾輪,在陳石面前還是很謙虛的:“陳總,男廁所按25人設1個蹲位,女廁所按15人設1個蹲位不算少了吧?”
陳石搖頭,正常來說,這樣的廁所比例配置已經夠用了。
但人類嘛,新陳代謝會有一個通病,大招不該來的時候就來了。
所以就有一個使用高峰期,比如剛吃完早餐那一個小時就是大招高峰期,誰都不爽等廁所,每天憋都要憋死。
陳石一本正經地說:“你們是按照《建築度設計規範》裡的標準設計,但你們也是過來人了,早上上班那段時間,等的很急的。
建築結構設計我不懂,但公共場所配置數量一定要足夠,廁所加一倍數量吧,花不了什麼錢,否則工人要埋怨了,工廠大,不要集中一個位置,否則跑到廁所都憋壞了,分散一點佈置。”
方老點頭:“陳總說的有理,這些細節太容易忽略了,不能按照常規標準來佈置。”
他記得在老公司上班,一大年齡了,大招來了,走路慢,搶廁所搶不過年輕人。
蹲位嘛,他年齡大了真不適應,蹲一會腿就麻了,可大招還沒放完呢,所以還得專用馬桶。
陳石對國家或國際標準有他自己的理解,“標準也是人定的,國情不一定,標準有些差異。
我們公司有自己的標準或規範,只要不是硬性的國家標準,怎麼樣舒適,就怎麼樣來,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工廠建築的廁所佈局就按照我的來,工廠外的員工通道,工業園區內部,也要有廁所。”
工廠園區,分為三個區域。
工廠最外圍的市政公路和公共綠化帶不屬於公司的,都算外圍區域。
第一區域就是靠近公共綠化帶的員工通道,園區風景區域,非公司員工不能隨意進入。
第二區域就是辦公場所和車間,員工憑個人身份智慧識別進入,限制比較大。
第三區域就是工廠園區的生活場地,計劃中的70畝地,與前面第二第三個區域進行隔離,裡面的生活設施只有公司員工和家屬才能使用。
至於住宅用地的員工公寓,不屬於工廠園區,單獨管理,買地時想辦法建立在工業園區附近,要方便員工上班。
方老又問道:“員工公寓投資有些大呀,普通員工宿舍,就有40平方,是不是有些浪費了,正常的話,25平足夠安置兩個工人了,那樣可以多安排一兩倍人員了。”
陳石搖頭,堅決自己的決定:“誒,誰沒有朋友呀,都想有自己的空間,要是年輕人,來了物件,難道讓舍友出去住,或者和物件出去開賓館?
那多沒面子呀!
一個頂尖公司,兩個人合租,檔次太低了,我都為他們感覺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