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空也要創造一個有創意的招牌好一些,利於宣傳,否則學生都不知道這個攤拉叫什麼名字。
兩天時間,也僅談好2個商鋪,又花去了30萬,資金僅剩40萬。
這一天,也到了2月26號,農曆十四,明天即是元宵節。
陳石本想27號白天繼續尋商鋪,可26號晚上他的高中同學打來電話,讓他明天參加高中聚會。
陳石對同學聚會不感興趣,還有些反感,直接拒絕了。
他沒去,都能想象到聚會現場的樣子。
同學聚會,從加深同學交情,如今已經變了味。
過分的物慾,現實的差距,低賤的人情,毀了曾經的同窗友誼。
陳石前世沒讀過大學,他高中畢業,當然同學不少,但工作後很少參加同學聚會,因為很難聚起來。
他工作後,年休假只有短短几天,大年二十七八到家,初五又得離家拼搏,忙忙碌碌過個年。
變味的同學聚會,讓富起來的找到成就感,還讓窮著的找到自卑感;
有錢的喊著喝,沒錢的埋頭喝;
有錢的摟著班花,沒錢的夾著菜花。
這是他前世工作五年後,參加的一次高中同學聚會,看到的景象,深有體會。
陳石在腦海裡搜尋前身的記憶,印象中,他的高中人緣一般。
現在回憶,高中同學的面相模模糊糊,能想起來的人名,全班同學不到一半人數。
他初中高中都在省城市十三中讀書,上高中後,就從孤兒院獨立出來,一直住在高中部宿舍。
學校考慮到他的情況,都免了他的學雜費,還提供了生活補助。
說起來,陳石還欠中學母校的恩情。
陳石剛拒絕不久,曾經的幾個高中班委就給他打電話。
班長張揚:“陳石,第一年高中同學聚會,全班68人,除了一個同學真的發高燒躺在床上了,其它同學都來了,就你一個特殊想不來,沒理由的。”
學習委員周夢容:“陳石,聚會地點離你學校不遠,不到十公里,一家農家樂,名字叫有家農莊,我一會給你發位置。
大家幫你交份子錢了,這個你不用擔憂錢的事,來了就是了,你不會還讓我親自到孤兒院去請你吧。”
陳石接到這兩個電話,真的沒話說了,想不到聚會都變成強迫性,這種情況還真少見。
不過,也正如此,全班同學才能聚齊,否則的話,能有一半人去就不錯了。
“哎,去看看吧,明天元宵節,歇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