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大家看到的是,陳石雙手攤開,手裡空無一物。
只見他繼續說,
“我說,不會,我不會向學弟學妹們說一些華而不實的詞藻,我只想如同一位哥哥那樣,親聲地告訴大家。”
“第一,不要羨慕我的成就,我卻羨慕你們的幸福。
我是一名孤兒,父母離去的早,孤兒院把我撫養成人,孤兒院就是我的家。
希望你們,好好珍惜大學生活,多讀書少玩遊戲,多交上進的朋友,那就是對得起父母給你們的生活費和學費。
我們已經成年,父母已經沒有義務繼續撫養我們。”
“第二,不要學我搞什麼創業建公司,大學生的角色就是學生,目的就是學習。”
“創業需要資本,需要人脈,說句難聽且現實的話,你們有麼?如果花父母的錢創業,不做也罷。”
“也許你們會問我,我為什麼成功了?”
“我的成功就像是抽五百萬大獎一樣幸運,而且我為此準備了十多年,其中的磨難和心酸經歷難以啟齒。
學我創業的學生和跟風我做生意的老闆,少說也有三十人,結果全部虧本了。”
“而且,我還在努力學習,要是我哪天停止學習了,估計我的公司離倒閉也不遠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等你們學分績點比得過我了,再來跟我說在校創業。”
“不要以為高考完了上大學就隨便,人生的學習才真正開始,好好把握大學四年生活。我還是那一句,多看書,把專業知識學好,多交上進的朋友。”
“第三點,我們90後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從小在蜜罐里長大,備受家人的呵護,說句實話,大部分學生太嬌嫩了,吃不了苦。
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如果不經社會動盪風雨的洗禮,最終吃虧的就是我們自己。
條件優越是應該學會享受,但也要學會去體驗生活的艱辛與苦難,沒有風雨,怎麼會成長。
所以,不要羨慕和模仿我的生活,我前二十年是為了生存,為了不露宿街頭討乞。”
“我的演講完了,感謝大家。”
陳石就說這麼多,一個新生會搞成自己的宣講會,感覺喧賓奪主。
不好!
新生們以為陳石會說什麼成功創業史,或者如何考高分,或者浪漫的大學生活,卻想不到,說的卻是有些殘酷的現實和各種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