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店,生意算是非常好了,但全國數量太少了。
但他說單店月銷售額達到兩百萬元,還是賣森馬服裝,而不是奢侈品牌,馬經理肯定是沒見過,森馬是沒有生意這麼火爆的店。
他覺得,陳石是胡扯了。
至於單店月銷售額超過五百萬元,那更加不存在這種店鋪。
可能奢侈品牌服裝店個別月能達到,但想每個月都能達到,不太可能。
馬經理想到的可能性,陳石有可能串貨。
就是幾個代理商之間串通拿貨,其它代理商只是保證完成月指標量,然後大家造假,一起拿更低的進貨折扣,這樣大家成本就降下來了。
如果真的答應了,公司損失就大了。
銷售額還是那麼多,只是資料造假。
不管怎麼樣,如果沒有證據,這些代理商都不能得罪。
馬經理沉思了下,還是客氣回道:“陳總,你的要求太離譜了,就算我們老闆在這,也不會答應這樣無意義的對賭條件的。
我們的生產成本也不止2折呀。”
“如果代理商每個月能夠完成銷售指標,都會有折扣的。”
陳石搖頭:“折扣太少了,月進貨一千萬,才三個點,才回扣三十萬。”
“如果是拿貨折扣3折,那才回扣91萬,跟三個點不一樣,你們套概念玩呢。”
“馬經理,你還是問下你們老闆吧,底線到底是多少,若是行的話,我就代理你們森馬。”
這種品牌服裝,並不是唯一性,可代性太多了。
如果是那種壟斷性商品,想代理還難。
所以,陳石才敢如此霸氣地說,不代理森馬就代理其它的,對他們來說,的確是損失。
這種談判,知已知彼就有優勢。
陳石知道這個品牌的情況,而馬經理卻不知道陳石的大概情況,只是知道陳石的資金雄厚,店鋪多。
他不做,萬一上級問起來,就有他受罪。
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甩鍋,事後老闆問起來,那也不是他的事了,所以,拿捏不住時,最好還是問上級。
馬經理想到這,向陳石說道:“陳總,你稍等下吧,我問下我們副總,他就負責這一塊,你的要求已經超出我的許可權範圍。”
馬經理讓陳石等一會,他要親自去副總那詢問,讓一個下屬招待陳石,然後自己迅速離開。
陳石點頭,他倒不急,今天也就只能考察森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