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各地的價格由代理商自行控制,廠家會給出一個最低價,不得以低於這個價的價格在市場上流通。
比如前世IT行業裡的OPPO,魅族,他們的價格管理就非常嚴。
曾有人為了打擊競爭對手,想辦法以低價格購買產品,(在這個價格內,代理商仍有利潤,或者為了提高銷售量,或者為了完成指標以拿取最高的返利,以比進貨價更低的最低價分銷商品的大有人在)。
然後將發票等證據交給廠家,從而給對手以罰款或取消代理資格。
商業上的爾虞我詐很複雜,相關經濟的律法條例也很多,陳石不懂的太多了。
不過,看了這麼多,也熟悉了不少,至少不再是個小白。
再次琢磨代理商和加盟店的性質,陳石最終決定做個代理權的經銷商。
“我開的店多,要是加盟,每家店都要加盟費,太不划算,老子就接受不了。”
“不過做代理商的話,代理費也不低,省內專賣店多才划算,抵銷掉加盟費。”
“進貨價格的話,我買的量多,兩個沒什麼區別,拿最低的出廠價都可以,就是代理的話,有個銷售指標回扣,一兩個點,也不少了。”
“不過,要做省代理的話,還得看看本省還有沒有空位。”
不同代理級別,比如省,市,縣代理,可能進貨價格也不同,這個看服裝公司如何定。
有些服裝品牌省代理,並不限制一個,根據地區情況,是允許存在幾個的。
有可能需要代理金,級別越高,就越多,如合同期完之後,或完成指標後,一般都會退回代理金(但也有不退的,不退的話代理金一般就少很多),而且每月銷售額有指標,完成不了銷售指標會被取消資格。
加盟店就不需要代理金,但需要加盟費和保證金(能退),但如果開店多,還不如拿個代理。
假如,同樣的進貨價,省代理代理金為50萬(不退),或者省代理金為三百萬(可退的),月指標為三百萬元(指的是進貨額),完成不了罰款10萬。
假如加盟店的加盟費為10萬,開五家就是50萬,這個加盟費可是不退還的。
如果一省只開一家店,當然加盟好;但如果一個省內開很多店,那就做代理。
代理完成指標,估計會有1%2%的回扣,完成銷售任務越多,回扣越多。
代理在營銷上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並不如加盟店那樣所總部監督。
陳石終於,理順了要做代理商,一個代理權的經銷商。
每個服裝公司對代理與加盟要求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實地商談。
接下來,就是挑選品牌廠家了。
不過,先歇下,品嚐一下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