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石算了下成本,如果從果農的收購單價二塊五,收購一噸的話,水果成本為5000元。
若算上首次損耗5%,批發出貨價三塊,出貨5700元,除去運費230,賺不到五百塊,只能賺個辛苦錢。
要是損耗大些,不能及時賣光,那就虧大了。
不過想想也是,要是那麼好賺,大家都搶著做了。
但是,如果出貨量大的話,再能砍下價,還是能賺不少錢。
想到這其中的利潤,陳石還是決定嘗試一下,順便零售,試一試人氣轉換器的效果,這才是重點。
離開之前,還是買了兩斤最好的砂糖桔,作為樣果,也能增加一些說服力。
離開批發市場,到學校附近尋找下水果店,水果店比較集中,看看能拉到多少意向訂單,這樣也能減少風險。
一個下午,又跑了二十三家銷量較大的水果店,這還是他最後趕時間,花錢搭三輪車。
但就算這樣,可累死陳石了,但也忽悠成功簽定意向十六家水果店。
還多拿了不少水果,一分錢都不用付。
加上第一家便民水果店的意向訂單,第一次意向總採購重量達到2500斤。
實際進貨哪怕打個折,陳石感覺算是成功了。
沒有與陳石籤進貨意向的水果店,有些是已經有固定的進貨渠道,有幾個是不信任陳石,讓他拉貨過來先看看,光樣品還不行。
陳石當然答應,給自己減少風險,幹嘛不做。
前世公司尋找供貨商,為了減少供貨風險,同樣商品也會多尋幾家。
就像他原來的機械公司,廠家供貨的鋼材,哪怕是同種型號材料,批次也分三六九等。
首次給的批次,質量是最好的,接下來的供貨質量,可能就稍次了,或者是貼牌生產,當然,符合質量要求。
要不然,大公司的稍次質量的貨,往哪賣。
這個時候,晚霞降落,都快六點了。
陳石累的不行了,揹包裡還有不少水果店老闆送的水果。
反正接下來,就剩下找真正貨源了,這才是最關鍵的。
回到學校,來到常去的拉麵館,點了份15塊的牛肉拉麵,還另外加十塊錢牛肉,犒勞下自己,做為今天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