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剛剛倒下的儒道雙修青年、劍修和齊木馬的少年也恢復了過來。
而林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看向了破碎的禁制。
“這就是羯之力?”
幾乎是第一眼,林柯就學習到了羯之力的本質。
體內的變革之力也被剛剛的詩填滿,但是瞬間又洶湧而出,嘗試著變化為那種新的力量。
只是瞬間,林柯體內的力量就盡皆化為了羯之力。
林柯將手掌放在眼前虛空處,卻彷彿放在了一塊厚實的玻璃上。
在他的感應下,被詩句衝破了的結界禁制,就像破了一個洞的窗戶紙,那個洞口的裂痕正在被文氣狂風吹得越來越大。
奏效了!
至於《觀書有感》能夠擁有恢復力量的效果,他一點都不意外。
這首詩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觀書有感》,藉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第一句借景喻理,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在第二句揭示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的道理。
而現在,整個秘境都因為“活水”的湧入而變得文氣充盈。
所有道家天驕都恢復了體力,遠方的質鶴道人也呼嘯一聲後飛天而起,直接硬撼天空中被文氣衝得踉踉蹌蹌的羯族強者。
而林柯則是趁此機會,變革之力轉化為羯之力,迅速將這一片禁制給崩潰瓦解。
也就是在這一刻,禁制破解之後,林柯的儒念順著破口衝出去。
至剛至陽的大義儒念瞬間在秘境外沖天而起,攪動周圍數千裡風雲。
“義之儒念?!”
“誰?!當今天下還有誰凝聚出了義之儒念?!”
“奇怪,那個秘境不是道家用來搞試煉的秘境嗎?”
“快去問問城主大人!”
達到三境及以上的人都能感知到這個變動,一些敏銳的二境之人也能察覺到林柯的義之儒念。
而原本未央城的城主自然也察覺到了林柯的儒念,於是立馬把自己龐大的念頭接駁過去。
兩者相觸,一個念頭傳遞過來。
“阿彌陀佛,發生什麼事了?”
未央城城主的意念龐大無匹,竟然是一個五境的大佛,也稱為佛陀境。
大佛、大儒、大仙、大魔、大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