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一路並無別人打擾。
林柯不僅僅彈琴奏樂,時不時也還給水龍龜和林魚兒將故事。
比如一些童話,像一千零一夜、農夫與蛇之類的,頗有寓意,講給林魚兒正好。
當然了,水龍龜自然有一套自己的三觀。
對於被農夫救了還咬人的蛇,水龍龜就大呼不值:“這等未開化之野獸,果然是不通人性不知善惡,若我是那農夫,定然直接將它打殺了下酒!”
“這與孔聖之語類似。”林柯笑道:“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故而要以直報怨,更何況那等不念恩情之輩?”
林魚兒就在水龍龜身邊遊著,聽著林柯和水龍龜的對話,靈動的眼睛中滿是思索之色。
林柯有心,於是便也講述了一些孔聖當年和弟子周遊列國的事。
比如救了人,接受被救者謝禮的事,也引得水龍龜深思。
還有當初老子的話語,牙齒沒了還有柔軟的舌頭,水無形卻能沖刷萬物等等剛柔之說。
包括孟子、莊子等大賢之語,說來總能發人深醒。
雲夢澤廣袤,以水龍龜突破後的三境之速,他們也行駛了將近兩天一夜。
而就那麼一點時間,林魚兒已經能完整流暢地說出話了。
水龍龜也是在這一路上所獲頗多,從那些寓言童話,從先賢們的小故事之中,對於人族根本聖道若有所悟。
他一生都在水裡懵懵懂懂修行,只知道吃喝拉撒睡,大腦就沒有思考過其他東西,
今日思考之下,頓覺世界開闊了許多。
有此傳道之恩,水龍龜內心對於林柯的尊重敬佩之情也愈發濃厚。
他知曉,很多妖族在人族眼裡都是工具而已,甚至有的人還將妖族視之為血食、仇寇。
林柯卻以平常心來對待他,甚至對待麾下每一隻妖獸。
他知道林柯的想法,只要有靈智之物都可以視為是相對平等的。
所以,這也使得他更加敬重林柯。
行至第二天傍晚,這一趟路程也就結束了。
這讓水龍龜有些不捨,總想遊慢一點,但是又怕耽擱林柯的事情,所以又愈發珍惜林柯口中所說一切,並將其看看記在心裡。
林柯日理萬機,以後再複述一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只能牢牢記住,希望未來自己能從中悟出更多。
“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