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有人吟歎“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讚頌天地美景。
何為山舞銀蛇?
群山之巔被白雪覆蓋,仿若正在舞動的銀蛇,蜿蜒婀娜。
今日,林柯舞劍,一道道劍光反射出的光線如同銀蛇的鱗片在太陽下反光一般。
同時,林柯的身體也體現出一種柔美和輕快。
他的手臂、軀幹到大腿,彷彿成了劍的一部分,一跳、一躍之間,彷彿銀蛇擊天。
同時,他的手腳和腰部也體現出了驚人的柔韌性,下腰、彎曲等,都展現出極大的弧度。
舞蹈,本就不是女性的專屬。
更不應該成為女性討好男性的必備技能,那是枷鎖。
舞蹈,發乎於心,一動一躍之間,不僅僅展現身體與姿態之美,還展現出某種意境、景象等。
“刷!!”
月光之下,林柯曲肘,然後向著月亮出劍。
手肘彎曲柔軟似無骨,以迅猛的姿態向著月亮出擊,好似銀蛇擊月。
此時,林柯之舞,不僅僅展現了他這三個月來突擊練習的成果,還用劍和手臂展現出了一種銀蛇擊月之感!
眾人哪裡見過這種舞蹈?
不像林柯。
在前世,因為生產力高度發達,人們的需求從主要物質需求轉變成了主要精神需求。
在精神需求的條件下,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才得以較快發展。
比如說舞蹈。
前世有很多很多大舞種,也有更多更多的小舞種。
以動物為形象的舞蹈也不少,比如孔雀舞。
但是現在卻不是這樣。
即使有一些模仿動物的舞蹈,也基本很難做到全民皆知,頂多是在某個區域或者某家店的花魁會。
林柯這樣一個舞蹈跳出來,自然馬上讓人感覺到十分出眾。
只不過就這樣幹跳也沒意思,畢竟舞蹈還是配音樂更下菜。
也就是說,觀眾們雖然覺得林柯跳得好,但是總覺得缺了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