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任何東西都不能生搬硬套。
只有走適合大魏發展的特色大魏主義道路才行。
所以,林柯進行了設想。
大荒議會最高處,定然是聖皇不錯。
但是聖皇更像是一個象徵,一個徽章,一柄利劍。
也像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的神明。
而之下,就是林柯。
林柯是管理者,也是推動者、變革者、監視者等等。
在林柯之下,則是真正的機構。
林柯思前顧後,總共弄了四個部門。
決策、研發、監管、生產。
決策,即是大荒議會最重要的部門,也是議會討論和決策之處。
每五年召開一次大荒議會的會議,去決策接下來五年的方向。
決策的資訊、依據等,從哪兒來?
自然是從各行各業的議員裡面來,從各種各樣的提議、提案中來。
比如在會議上,這五年所代表的議員廣泛蒐集自身所代表的行業的意見,整理成報告,在大荒會議上發表。
而後接下來五年,大魏聖朝就會努力在這個行業裡實施這個意見。
但是,這一過程裡,自然而然有遺漏。
在手機被髮明出來之前,哪個行業的人都不會根據自己行業的需求來描述出手機這種東西的。
沒有需求,只能創造需求。
或者,在沒有需求之前,先把供給造出來,等需求出現了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所以,研究和發明,也是重要的。
目前為止,大魏聖朝還沒有專門針對自然科學側的機構部門。
所有一切都是人文科學側的,包括歷史、哲學等等的研究。
所以,林柯想要在大荒議會下開設一個研發部門,也就是科學院。
科學院下設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兩大板塊。
至於研究什麼?
只能模仿前世,設立專門的研究人員並帶動業餘人員,以科研資金來獎勵,發動全民科研和發明。
什麼叫全民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