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周圍一切未變,可思考角度變了後,不再被佔有的慾望控制,那麼一切竟然就都不同了。
而就是這一句我錯了,讓白廟賜哈哈大笑起來,道:“有什麼對錯的!以後我們就是兄弟了!”
“嗯,兄弟!”張靜濤用力拍了拍白廟賜的後背。
可惜,白廟賜亦只能助力牧場自保。
為此,白家的很多人,包括駱安國和馬芳兒在三年前都轉戰了秦西,去當楊家的幫手,至於會派駱安國去,是因駱家既然姓駱,當然是對馬匹的維護很擅長,才用了這個姓的。
因那駱字,是馬各的意思。
其中,馬,代表的是馬蹄鐵的退火打造工藝。
也是大馬士革鋼的工藝。
簡單來說,最初的馬蹄鐵,是在退火疊打中完成的,完成後,卻會用淬火來迅速降溫,因而,這馬蹄鐵便是表面硬,中間韌,十分耐用。
因而,駱,就是說,各種跑動類的蹄子上能打上馬蹄鐵的牲口,都是駱。
用馬蹄子落下的落音。
就如張靜濤溜走後,來帶了駱家安置在秦都的打鐵鋪,就看到了這馬字的形成。
馬字,實則是建字頭,那橫折就如廠字,高處的一橫,是熱的液體的含義,並在溫度下降後,一折往下,成為有上下縱深的立體的固體物的含義。
同時,這個橫折的建字頭,和廠字又有不同之處,它帶有夕字結構,為此,帶有斜陽斜照,並迴圈回原點,光照溫度變低的含義,也就是高溫處的一橫,轉折溫度向下,這一橫也因溫度降低而略微收縮的含義。
那麼退火之後呢?
那便是再次提高到原有的溫度,並加上一偏薄薄的貼片,再次也用自然冷卻的退火方式來鍛打。
讓二者壓在一起,成為一片。
其中,二個高低不同的一,代表的是二個融度不同的鋼鐵片子。
這馬字中的彎勾,不但代表這含住一,也代表這週迴,也就是不斷鍛打的含義。
而馬字中的一字,也用彎勾的角度加大,來代表的溫度快速降低之下,其成為了‘一’片疊打鋼片的成品的含義,也就是說,最後是淬火的。
可見大馬士革鋼是怎麼來的。
馬字就蘊含著這種技術,無疑就是華夏人打造出來的,並且是在極早的遠古,因而對於華夏人來說,這種鋼是一點都不稀罕的。
最後,馬的字形又帶有馬腿後翹,給蹄子釘上‘一’片馬蹄鐵的形意。
十分巧妙。
馬姓人,會被華夏皇族賜姓馬,就是善於這種打造。
而駱安國這傢伙就厲害了,雖未必精於算計,但老於事故,在聽風辨色方面鮮少人能勝過他的,正適合應對秦西的複雜局面,自此,白廟賜才如魚得水,稍稍開啟了秦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