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濤便注意到,鬼三更未提及李少的名字。
難道是已經沒必要提這個人的名字了?
張靜濤注意著細節。
關糰子壓低聲音道:“會不會是盜墓,盜了些東西,放在了屋子裡?”
鬼三道:“不好說,也只有進去看看了。”
張靜濤聽了,看了看門前的鎖,那並非掛鎖,正是後世可見的洞鎖,亦正是因為是這種鎖,關糰子特意來尋找李少時,才無法判斷出屋中是否一直無人。
否則,外面若上了掛鎖,那麼通常來說,自然是很清楚的主人出去了,家中無人。
這門又是板門,雖上面也雕刻這花卉,卻不是輕易能開啟的。
關香香和關糰子也在看門鎖,關香香道:“你會翹鎖麼?”
鬼三鬼鬼祟祟道:“會,不過,別告訴別人。”
關糰子翻了個白眼,很不屑道:“你一個盜墓的,會開鎖有什麼稀罕的?”
鬼三詭辯道:“我可不算是盜墓的,再者,盜亦有道,就算是盜墓那一行的,也有規矩,那規矩就是不開活人的鎖。”
關糰子艮本懶得質疑,只道:“開不開?”
“開。”鬼三乾笑了一聲,上前開鎖。
關香香終於讚道:“倒是有些操守的,這鬼三不算是壞人。”
關糰子卻不屑道:“小姐,你莫給他騙了,無非是開活人的鎖並不是小事的範疇,並不是盜賊的範疇,而會被劃定為強盜,比盜墓危險百倍罷了。”
關香香頓時瞭然,不由臉一紅。
的確,開人門鎖上門盜竊,其實不應該算小事的,因這和直接砸開別人家的門去搶是沒分別的,特別是這類強盜開鎖後,往往會遇到屋中有人的情況,於是就會發生兇案。
為此,在任何時代,當強盜都是很容易出事的。
因強盜事件會極大影響到社會安定感,引發百姓對統治者的不滿和不信任,進而影響上位者的統治。
更別說在這戰國時代,做強盜更容易被抓,因戰國時代的街坊鄰居之間,還不像後世大樓裡對面相見都不招呼那樣冷漠。
畢竟在後世,現代人以民戶為主體,宣揚民主,為此人們只以一戶三五口人為自家人,其餘人都當是外人。
這是小戶意識發展到了極限的結果,這樣的民,幾乎沒有凝聚力。
亦就是過度民主的惡果。
戰國時代則不然,在這時代,一條街上的人雖未必都關係很好,但最起碼卻都是互相認識的,為此很容易排查出強盜的蹤跡,並且強盜被抓住了,可不是關幾天的,而是可以打死的。
只有小孩子偷個餅吃這類事,是算做偷盜的小毛賊的,通常教育一頓也就算了。
而盜墓,看似邪惡,實則卻比當強盜要安全百倍,可謂是收穫大,風險小,於是就有了鬼三所說的規矩,實則這種規矩是保護自身做壞事不被抓住用的,並不是什麼盜亦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