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忌過了內門的走廊,看牆上的畫,亦是立定在了那裡。
良久,魏無忌纖長的手指輕輕拂過了畫面,那雙狹長的美目居然落下了點點晶瑩的淚珠,無人知道魏無忌為何看到這樣一幅畫,會落下眼淚來。
等又有貴族子弟經過此處,魏無忌才回神,輕聲念著:“華夏天瀨……阿賴耶識……八度空間……”
下樓去了。
張靜濤幾人從前門下樓後,問了一下掌櫃,才知道要去香雪小築,才是開文會的地方。
香雪小築的另有院門。
在青磚的大街上走沒多遠,便見一個高大的立門,就是香雪小築的正門了。
這院子的原主人大約就是去過姑蘇的香雪海的,並很喜歡香雪海,本是仿照了姑蘇的香雪海建造的,正是如此,才在知道商圈中的青陽商會要在此地開設香雪海分樓後,帶著院子入了青陽聯儲。
細看,那門樓都是蘇式的,門樓上有磚雕故事,但並不厚重,有姑蘇特有的輕巧。
只是,那些磚雕的故事卻仍是以母為尊的天道架構,故事中的女人帶著龍鳳冠,穿著比翼鳥和龍紋的裙袍,男人出現時,卻只是純色的袍子。
不似那些儒門故事,看似頭頭是道,實則,背景都帶著各種封建故事或神鬼故事。
這便是四舊。
這些儒人編造出來的四舊被打破後,今人不知好惡,還去修復它們,本是讓人敬仰的文明景觀,卻沒恢復。
於是,華人在遊歷天下時,聽了一腦袋封建故事之後,便認為世界就是這樣的,對真正的奇觀卻視而不見。
好在這裡的香雪海,還沒有乾隆賜名之類的說法。
乾隆賜名,這是一種很巧妙的封建手段,可以封印香雪海的歷史。
使得自娥皇時代就有的、存在了幾十億年的香雪海,變成只有幾百年歷史。
事實上香雪海自遠古就一直是改良水果的試驗基地,畢竟騾子是可以存在的,那麼再利用植物壽命長和插遷分體技術,就可以讓夾種存在,或者讓改良後的果樹存活很久,直到其‘退化’。
從大門看進去。
有堂屋,有小湖,花草湖石,青磚紅柱,粉牆黛瓦,也有月門花窗。
姑蘇建築,可以用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來形容。
月落便是說這月門月關,有各種形制的;烏啼可以說是黛瓦屋簷,那黛瓦既帶著金烏之翼的輕巧,又合一個烏字,不喜用雜色瓦;霜漫天麼,且作粉牆就是了,姑蘇的建築,是燒窯技術的附屬物石灰白牆,一眼望去,粉白一片。
其建築的氣質,輕靈又素雅,又用太湖石表先祖建太湖之功,以及和水的不解之緣,隨處可見廊橋水榭,高堂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