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洪荒明月> 第564章 音母,父音,四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4章 音母,父音,四聲 (2 / 2)

那些少女們便又是一陣歡呼。

逃生再不是奢望,成為絲族人不會有錯,每個女孩無疑都是這麼想的。

一會後,張靜濤和少女們利用竹扁、竹架搬了很多東西,來到湖邊後,阿咦拿了一小捆竹子和一大捆麻繩,扔在張靜濤面前,說:“伏夕,你帶著這些綁著空竹子的繩子,游到對面去,把繩子綁在道邊的柳樹上,再把繩子帶回來,我們就能拉著繩子把竹排拉過去了,萬一有大水來,我們就不怕了,或者至少獲救的可能會很大,只是,不知道這艮繩子夠不夠。”

卻是阿咦落水過一次後,對繩子和竹子的用處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應該夠了。”張靜濤看了看那麻繩,有二艮,每艮25米的樣子,細看,當中5米有些鼓起,卻是阿咦用10艮15米長的細麻繩,每5根分為一組,而後把麻繩綁在樹上後絞合出來的。

這樣的麻繩,二邊各10米,當中是5米的絞合連線部,就成了25米,由於當中的絞合連線部又達到了5米,並在側邊綁上了一艮艮細麻繩,如扎辮子一樣紮緊它們,這交接的5米間摩擦力足夠,經得起任何力量的拉扯。

就算把單艮處拉斷了,也不可能把絞合部拉斷。

其實阿咦的細麻繩也是這麼做的,只是,細麻繩用的是極細的麻絲,並且麻絲的交接處,用的是交錯的5公分連線法,麻絲的介面處會很隨意錯開,就不會有區域性鼓起。

這樣製作出的細麻繩已然有足夠的摩擦力,絕不會鬆散開。

為此,摩擦的‘摩’字就出自於此。

另外,那手字如今看,自然有把十字一分為二並重疊在一起的含義,為此這雙手的重疊,才會帶有胸外擠壓的含義,同時也有用分開的筷子的含義。

因而,摩擦代表的並非摩擦起火,而是由‘麻、手’構成,就是出自最早阿咦編麻繩時,對摩擦力的認知,並且,若明白了麻字和手字的源義,那麼就明白了,這是5公分接頭的麻繩製作術。

也就是手字含有把二個5重疊的含義。

但麻繩長了只有獨自一個人不好處理,阿咦以前並沒有一口氣編織出長25米的無節麻繩來,只編織了15米的,才會如此簡單的連線。

為此,阿咦在拿繩索的時,又把二艮25米長的麻繩用細繩捆綁法接了起來,用來度水。

阿咦把長繩的連線,稱之為:廿。

廿,就是帶有二頭二個十米,當中各自五米,連線重疊起來,形成二十五米的含義。

也就是三個一相加的含義,但二邊的二個一,代表的是10米,當中的那個一,代表的卻是5米。

因‘廿’字中間的一,是十字的一半,左右相接,是可以代表5米的,又有上下二個‘一’,代表著重疊。

捻字,就用這‘廿’音,只是,提手旁的捻,其實是手提一物,不斷撥弄,心中算著每一個即時數量‘今’的含義,其實並不含人們認為的絞合的含義。

差不多就是數佛珠的那種捻動的含義。

廿,用於廿合這樣的詞兒,才是有絞合併增加了其摩擦力的含義。

這就是精妙的生來就是簡體字的華文,而那些硬生生加入進來的繁字,一看便知,大部分與華文的真正含義艮本就沒有任何關係。

從這一點都可看出無數假字來。

張靜濤看了看那繩子後,又觀察了一下水面。

雖不知稍遠的範圍內,是否還有咢龍,但這附近的確沒有咢龍了。

張靜濤就按照著吩咐,牽著繩子的一頭,跳入水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