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若保持火然著,炭毒就比較少,人完全能受得住,但若哪日不注意,讓這火小了下來,那麼,那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炭毒可就厲害了。
絲族人此刻並不知道這些,只大家一起努力,在山壁上開洞,來儲存這個火堆。
阿咦更說:“我看,既然要挖洞,那麼就在火堆邊上再挖個洞吧,那裡可放乾柴,這麼一來,就能避免下雨時運柴禾被打溼。”
而這想法,無疑是很好的。
於是,二哈出動了。
是的,用二哈幫忙挖土再合適不過了。
可惜,眾人努力了幾天後,卻發現不行,因為猿人只能在山壁間錯落有泥土的地方挖洞,而這裡的山壁雖可挖洞的地方很多,卻不夠二個洞合在一起。
這個洞,只挖開了一點點,就遇到了山壁,挖不下去了。
族人們無奈,這也是因為絲族爭取到的生活範圍中,沒有更好的土山了。
更要緊的問題則是,點火後,這個洞更是太熱了,在夏天也不適合人居住了。
族人們就打算搬運些柴禾放在主洞裡,眾人卻去擴充放個柴禾的洞,用來夏天住人,這裡只用作冬天再住人。
為此,倒是暫沒有遇到炭毒的問題。
並且,這更不妨害暫用這主洞來慶祝用。
特別是,那新挖的洞並非沒用,以猿人們對洞穴的瞭解,都認為這個洞可以給火堆的通風口遮雨,於是,火堆被調整了位置,被安置到了和這個小洞隔了一道山壁的地方。
這道山壁的薄弱位置則被猿人用石頭砸開了二個小口子,用來和小洞相通,用於通風。
慶祝中,阿咦最開心的事,便是可以烤她挖來的土豆了。
這一烤,可了不得了,那土豆的香味,瞬間征服了所有人,一洞的人高興壞了,載歌載舞,就如過節了一般。
似乎烤土豆的轉動,勝過了地球自轉的神奇那樣。
次日,阿咦則看到被她自己不小心踩爛的土豆,被火烤成了餅乾,卻還能吃。
而風乾的肉可以儲存更久一些,猿人很久以前就懂了,這是狩獵經驗的積累。
小妹子的眼睛又亮了,要知道,儲存食物,在冬天是很要緊的,而餅乾看上去就應該能儲存很久的樣子。
而且,阿咦嚐了一下後,更覺得十分好吃。
的確,這種餅乾對於猿人來說,算得上是美味了,因其沾到了一點泥土的鹹味,便成了了不得的享受。
這種餅乾的形狀,也幾乎和現代餅乾的外形一樣。
卻是那餅乾的表面,壓到了阿咦那麻鞋的印子。
事實上之後的餅乾會被壓上印子,就是由於紀念這一踩,為此,天堂蘇州一直有一種美味的地產,叫作襪底酥,亦是出自於此。
為此,阿咦就做了些麵糊,用竹子攤平在火堆裡的石塊上。
那些石塊,是為了擱木才以便火堆更好燃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