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入冬了。
在此期間,大宋又發生了許多事情。
首先,南方傳來最新訊息。
自從宋軍打下拒北城之後,兩國軍隊就隔著塘嘉河對峙。
在此期間,宋軍多次嘗試渡河,可惜都被打退,為了繼續南征,趙彀下令就地取材,建造船隻,準備渡河。
南塘為了阻止大宋渡河,派遣了無數碟子斥候,潛入大宋軍中,實施斬首行動,刺殺趙彀和一眾將領。
大部分刺殺行動都以失敗告終,只有少數幾次成功了。
而這也激怒了趙彀,他也派遣了不少人,暗中渡河,去南塘刺殺,還以顏色。
只是,成功的次數寥寥無幾,反而因此折損了不少人馬。
雙方的斬首行動都不順利,於是,又刺殺幾次無果之後,雙方都默契的放棄刺殺。
雖然斬首行動失敗了,可南塘卻把目光放在了船隻上,他們不斷的襲擾造船廠,要麼是擊殺造船的工匠,要麼是燒燬正在建造的船隻,給宋軍造成了很大損失。
但很快,他們就沒辦法繼續破壞了,因為趙彀派遣重兵保護造船廠。
眼見無法阻止宋軍造船,南塘也開始建造船隻,分佈在塘嘉河南岸。
入秋之後,船隻已經建造完畢,趙彀決定對南塘發起新一輪的進攻。
進攻的過程並不順利。
南塘知道宋軍造船,因此他們從南方調集了不少水性好的將士,趁著宋軍渡河之際,潛在水底鑿船。
因為宋軍的船隻是新造的,大型的船隻比較少,大部分都是小型漁船,很容易被鑿穿,損失不小,南塘派遣出去的水猴子也折損嚴重。
可這並沒有阻止趙彀渡河的決定。
眼前鑿船取不到太大效果,雙方只好在塘嘉河上展開水戰。
這場水戰,足足持續了兩個多月,雙方打得異常慘烈,整個塘嘉河都被染紅,沉船無數,塘嘉河的水位都漲了不少。
在此期間,宋軍多次成功渡河,只是還不等他們登陸,就遭到了南塘的猛烈打擊,宋軍損失巨大,但也成功摧毀了南塘在塘嘉河南岸的防線。
防線摧毀之後,趙彀選擇攻城。
在經過二十多天的攻伐之後,最終因為糧食補給,以及入冬等問題,沒能攻下望北城,趙彀只能無奈選擇退兵,雙方再次隔岸對峙。
渡河之戰、登陸戰和攻城戰,三場戰役中,宋軍傷亡慘重,但死傷最多的還是此前大戰中抓獲的俘虜,以及各大戴罪立功勢力中的人,宋軍的精銳反而儲存的比較完整。
南塘在傷亡人數上雖然比宋軍少,可在精銳上卻損失巨大,尤其是那批從南方緊急抽調過來的海軍,幾乎全部戰死,望北城更是被打殘。
經此一役,南塘幾乎失去了塘嘉河的優勢,若是兵員等不到補充,那麼下次開戰,宋軍可以直接渡河作戰,而這對南塘軍是極其不利的。
不過,南塘朝廷也終於做出反應,在宋軍渡河成功之後,派遣了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進入望北城。
也正是這支大軍的出現,趙彀才選擇停止攻城,退回塘嘉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