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讓大家趕緊去洗浴,每個人都感覺被燻得很不舒服。
「母后!閔越殺王以求免戰。是否派快騎追回周亞夫與利彭祖?」劉小豬追著王娡問。
「為何要追回?」王娡淡淡一笑,「皇兒先去洗漱沐浴吧!」
「可……」劉小豬吃驚地瞪大眼睛,「無郢已死,餘善請降。還是要再戰麼?」
「無郢作惡,餘善協從。此人野望不小。殺親兄以保全自身,薄情寡義!若非遇強難敵,他豈肯低頭示弱?」
「東越狹多阻,閩越驕悍,南越數度反覆。百越不早日鎮壓收服,終留後患!」王娡想起令人作嘔的屍臭,和溫室殿所擺恭桶穢物,不由冷笑。
餘善,你被周亞夫名頭嚇破了膽,自拔獠牙。不把你當槍使,豈不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求錘得錘——百越,都徹底臣服漢皇腳下吧!
「徹兒下詔:封餘善為越王,加封橫海將軍,率閔越樓船兵,利彭祖領豫章、會稽軍,大行令王恢領江都軍,大農令韓安國領長沙軍。取南越王、東甌王、譯籲宋首級獻來!」
「母后,那周亞夫呢?已派他到越地,為何不分他領兵?」
劉小豬不解地問。
「周亞夫,他……」王娡沉沉嘆息一聲,沒再作聲,徑自離開,回了椒房殿。
讓餘善示弱求降、威震百越的周亞夫,此時只怕已在黃泉路上……
人人稱道的賢德智慧、寬厚愛民的皇太后,從此後會掀起腥風血雨!大漢的子民,要倍受飢苦和戰爭摧殘!王娡喉頭有些哽咽。
罪在當代,利在千秋!殺戮,開始!
吞併百越只是第一步,以此為基點,向南、東南、西南擴張,整個東南亞,都會進入大漢帝國的版圖!
人類的戰爭史,其實是生存空間的爭奪史。大漢民族的充沛武德,即是在疆域擴張的戰鬥中形成的。
讓王娡下決心把漢朝向南擴張的原因,是東南亞一年幾熟的作物,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廣闊的海岸線,優質的出海港口,還有從埃及透過印度傳來的——棉花種植!
小冰河期的寒冷,對人類的生存是致命的。吃飽穿暖,是每個人的第一需求。「路有凍死骨」,直觀地描述了沒有取暖條件的古代,平民百姓的民生艱難。
南擴是為北延打好物質基礎。青藏高原巍峨的崑崙山系和唐古拉山系間,素有「亞洲水塔」之稱的三江源,怎能不在大漢的版圖之上?長江,黃河,兩河的農耕文化,讓這片土地生生不息,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
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卻水患頻仍,也給這塊大地帶來深重的災害!治理黃河,也
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想到這裡,王娡心情更加沉重。
三河地區,帝國糧倉。如何能把黃河治理成,具有母性包容、內斂、安靜的水源,成為三河地區旱澇皆豐收的保證?
前有秦朝,都江堰將蜀中平原變成天府之國;鄭國渠把關中幾萬傾鹵地變沃野,旱地變良田時;靈渠為收伏嶺南運兵運糧。這些水利工程,為大秦帝國一統天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修鄭國渠的鄭國,修靈渠的史祿和三將軍,這樣的能工巧匠,還有嗎?去哪裡尋找?
汲黯說,河南郡水旱相繼,災民遍地。御史大夫郅都親去巡查,至今隻字皆無,有什麼問題嗎?
想到這裡,王娡定定心神。待劉小豬下詔調兵遣將,一切妥當後,她要親往河南郡,將災害之事,查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