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十三具遺甲起兵定天下……
甲冑乃歷朝軍國重器。唯有朝廷武庫才可儲備,歷代皆嚴禁官民私制、轉賣,違者皆以謀逆論處。所以有一種說法:“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朝廷對百姓私藏甲冑,是零容忍的。《漢律》規定:私藏甲一領、弩三張者,處流放千里之刑;私藏甲三領、弩五張者,以謀逆罪、行族誅。
甲冑可有多種材質。尚坊所制御用甲冑,為銅鐵打造成帶孔的甲片,包黃金飾龍雲紋,用牛皮繩穿為甲衣,帽盔飾黃金珠翠,看起來華貴又威風凜凜。
一套甲冑,從材料到製作,繁瑣到幾個月近一年才得成品。由此可見其稀少珍貴。
歷代帝王都有甲冑,只是除了開國皇帝,或御駕親征,很少有機會穿著。劉小豬去建章宮練兵或上林苑狩獵,因為十多歲的身量不夠,常常只穿了半甲,就重達二十多斤。
所以王娡命尚坊,特意給劉小豬製作了絹衣黃金甲。絹布甲冑以裝飾為主,防禦性不高。就是用絹布為衣,縫上嵌龍雲紋的薄薄黃金片為胸甲、背甲、肩甲,結構輕巧美觀,而不失王者霸氣。
尚坊所制御用器物,別的人只是悄摸摸藏幾件。這周亞夫,竟明目張膽,從尚坊定製五百甲冑。無論是數量,還是形制上,都是把皇家的臉面和大漢的律條,按在地上摩擦!
——周亞夫,你這是要謀反啊!
看王太后臉色陰沉,周亞夫的兒子周陽,從廳院跪爬到堂內父親身後,瑟索哭泣道:“小人有罪!與我父無關!是小人私下做主,從尚坊定製五百陶甲冑,為我父將來陪葬冥器……求太后恕罪!求太后恕罪!”
周陽跪地磕頭不止,周亞夫跳起來踢倒他:“豎子可恨!老夫要殺了你!”
說罷竟躥過來,從王娡手邊奪走御賜之劍!
“且慢!”王娡喝道,“周將軍!你這是要當著哀家的面殺子嗎?!”
暴跳如雷的老子,磕頭認罪的兒子,目瞪口呆的討債人,噤聲不語的竇丞相,心驚肉跳的眾人……
看著亂作一團的堂下,王娡嘆口氣,吩咐宦官:“取甲冑來,給哀家看看。閒雜人等退下吧!”
周亞夫背對皇太后丟下劍,轉身下跪,悶聲怏怏道:“老夫教子無方!求太后治罪!”
語氣裡,是懊惱,是不甘,是賭氣,“砰”地一聲將頭重重磕在地上。不辯解,不哀求,不委婉,真是剛直不阿周亞夫啊!
侍衛抬著甲冑和盾牌來,王娡仔細看著讚歎:“周將軍一生戎馬倥傯,細柳雄風天下知!此乃周公子孝心彰顯——以甲冑盾牌為陪葬冥器,為的是追思將軍統領千軍萬馬之威武!”
甲冑由陶土燒製而成,是胸甲、肩甲、背甲和束腰下裾連在一起,中空,瘦小的人縮一縮似乎能鑽進去。甲為黑色,甲片上的花枝紋,胸甲與背甲連線處的鉚釘,都做得十分逼真。
而盾牌是木製,紅漆厚塗,盾牌上的虎頭猙獰威肅。
不愧是皇家工坊啊!這甲冑盾牌雖是冥器,即便拿到戰場上士兵也能使用,抵擋一陣攻擊。
王娡心裡十分不快。
尚儉的孝景皇帝,陵寢陪葬的五千陶人,雖然塗彩穿衣,安裝了活動的木製手臂,也不過巴掌大。
周亞夫的陪葬冥器,卻與真人大小無異。周家這恃才無物、功高震主的傲慢,是從絳侯周勃那根子裡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