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6. 吾即大道 (1 / 3)

“徹兒……”王娡緩步上前,彎腰扶起兒子,“你信神罰嗎?”

劉小豬點點頭,猶豫一下又搖搖頭。

“沒有什麼神罰!河中郡失火與長陵高祖寢殿失火,皆為人之過失。”王娡牽著劉小豬的手,到案几前坐下。

“趕路辛苦,吃點東西吧!”王娡把果子、糕點拿到兒子面前。說到底,還是心疼兒子。

“母后,孩兒……孩兒不是貪玩,違抗母命……”劉小豬拿起一個桃子,有些委屈地說,“孩兒帶護衛排陣布兵。有了馬鞍馬鐙,騎兵真的能殺能砍!若是戰馬都配上馬鞍馬鐙,我大漢騎兵稍加訓練,即可迎戰殺敵!”

王娡為剛才對劉小豬的嚴苛訓斥,內心慚愧起來。

“若是騎兵鉅萬,陣法兵法與既往步兵車駕不同,可是要好好研究!召條侯周亞夫,靜晴侯郅都,北軍衛尉程不識,這些都是帶兵打過仗的,一起商議……”

“條侯周亞夫,孩兒請不動。”劉小豬搖頭,“前幾日,孩兒命韓嫣去請他,他說閒居已久,有病臥床。可舅舅田太尉說,曾見他去竇府與竇相、郭解一起飲酒。”

請不動?!當初景帝劉啟斷言,周亞夫居功自傲,新帝難以壓制。劉啟果然眼光毒辣!劉啟臨終遺言,找藉口殺周亞夫,以震懾功侯。

景帝劉啟忌憚周亞夫曾為廢太子劉榮之師,又有細柳營將視察的漢文帝拒之營外、“不受君命”的前科,早早將他免官閒置了。

相師許負預言:周亞夫富貴加身後,最終餓死。出於保護能幹之才的目的,王娡曾讓竇嬰帶周亞夫去陽陵邑,找姚翁破解“餓死”結局。姚翁給周亞夫的忠告就是——忠於幼主。

看來周亞夫忘了姚翁的告誡。好言難勸該死的鬼!請不動,死得動吧!

“母后,長陵失火,很快八月酎金獻祭,如何是好?不是神罰,又如何安撫列侯諸臣?”劉小豬憂心忡忡。

“自然不是神罰。河中郡失火,乃一老媼燒飯時腹痛內急如廁,灶火無人照看,引燃薪柴,加上民房皆為木製,闔閭相連,禍及千家……”

“長陵高祖寢殿失火,是看守宮人貪睡失察,香燭倒於香案,引燃帷幔……”王娡嘆氣,“可惜高祖衣冠盡數焚燬!”

“失職之人已領罰,只是這悠悠眾口……”王娡皺眉。

河中郡及長陵高祖寢殿,兩次失火,瞞不住也壓不住悠悠眾口。緯讖之說盛行,朝堂內外,難免有人歸因於帝王失德,口誅筆伐。

君臣上下,正在為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改弦易轍,大張旗鼓,無法讓失火事件擺脫神罰陰影。強行剝離,只會讓“君權神授、代天牧民”失去理論根基……

那麼,只有為失火事件找其它神罰理由,讓民眾的情緒有合適的宣洩口,又能鞏固君王的權威。

“皆因孩兒不好,德行有虧……”劉小豬又羞愧欲泣。

“徹兒仍覺自己有錯?”王娡問道,心裡有些生氣,“哀家說,失火皆為人之過失。不要相信什麼“凡有災禍,皆為人君德行有失”!緯讖所指,在臣不在君!”

“在臣不在君?!”劉小豬吃驚地瞪大眼睛。

“在臣不在君!”王娡堅定地說,“百越藩小相攻,違君命悖天規!有臣子以下犯上,存謀逆之心!”

“母后!”劉小豬失聲叫道,“孩兒熟記伏羲以來,群聖所錄陰陽診候龍圖龜冊!聖賢未曾推諉……”

“劉徹!天人感應,只對應君權神授!”王娡喝斥,“腐儒不達時宜,純任德教,崇周禮,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尊儒本為革新除舊、教化民眾!君王豈能被周禮舊政自縛手腳!儒,道,法,墨,諸子百家,我漢家自有制度雜之,即:霸王道!”

“母后是說……”劉小豬伸了下脖子,深吸口氣,半信半疑地問,“神讖,由君王釋義?”

王娡輕輕點頭,看著猶疑不定的劉小豬,忍不住笑起來。

“這樣是不是擅改天命?會不會有更重神罰?”劉小豬呆呆舉著啃了一口的桃子。

“擅改天命?哼!”王娡冷哼一聲,“腐儒釋義,即能詮釋天命?焉知不是其個人狹義?君權神授、代天牧民,天子為上天之子,天人合一,心意相通,何需臣子解釋天意?豈不捨近求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